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历史>野史逸闻>

甲午战败后清廷大臣竟献计用短刀对付洋人军舰(2)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5-03-12 10:42:03

  中日甲午战争指挥员素质比较:软实力差距大

  经过艰难的历程,大清国的近代海军舰队终于在1885年正式成军了。然而,这支费尽周折打造起来的舰队,在几年以后的甲午海战中,竟然不堪一击。这个原因是什么呢?

  中日两国当时的海军舰队如果从质量上来看,应该说是差不多,用现在的一句话,叫做没有“时代差”。

  在近代,中国与日本先后走上一条求强求富的道路,其中,中日两国海军舰队的建立代表着两国海军建设的最高成就。从总体来说,在硬实力方面,日本不如中国。中国的GDP占世界总量的17.6%,中国军队的数量要比日本多几倍,大清国的陆军达100万人。而日本陆军只有7个师,20余万人。大清国的海军与日本舰队的总吨位相差无几。

  尽管有的学者认为,在甲午海战中,日本舰队的装备要好于清军,但我认为,从军事角度讲,这样认识过于简单了。比如,就拿作战地域来讲吧,中国军队是在近海作战,依托大陆,有着非常有利的战场环境。而日军是跨海作战,补给线过长,不利于作战。

资料图:甲午海战

  然而,正是在家门口作战的中国海军却败得那样惨,竟以北洋水师的全军覆没而告终。我个人认为,中国军队的失败,从根本上讲,在于软实力上。我就从中日两国海军军官素质这一点上,看看中国军队败得是多么的不应该。

  思想素质

  日本海军同日本的其他军队一样是“天皇股肱”,按照西方列强模式创建。日本海军将封建社会长期形成的以“忠君”、“勇敢”、“服从”为中心的武士道精神与资产阶级弱肉强食的国家利益观相结合,形成了海军军官富有侵略性的军国主义观念。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