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历史>野史逸闻>

通讯社记者南京行刺 汪精卫成蒋介石替死鬼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5-03-09 17:27:38

  1935年中国的历史上曾发生一桩政治巨案,国民党四届六中全会期间,国民党高级官员汪精卫遇刺,身中三枪,险些送命。当时全国各大报纸相继刊登这条特大新闻,举国震惊。

  滁州义士刺杀汪精卫

  1935年11月,国民党四届六中全会在南京召开。开幕式后,除蒋介石外的全体中委合影。汪精卫坐在第一排正中,在前排就座的还有林森、张静江、孙科、戴季陶、阎锡山、张学良、张继等人。记者们面对照相者站成半圆形。9点35分,摄影师按下快门,正当委员们转身陆续走上台阶,准备继续开会时,从记者群中闪出一人,自大衣口袋里掏出手枪,高呼:打倒卖国贼!向站在头排正要转身的汪精卫连发三枪,一弹射进他左眼外角下颧骨,一弹从后贯通左臂,一弹从后背射进第六、七胸脊柱骨旁。

  汪精卫被孙凤鸣刺伤

  立在汪精卫身旁的张继迅速奔向袭击者身后,将其拦腰抱住,张学良飞起一脚踢掉手枪,汪的卫士连开2枪,袭击者应声倒地,他就是晨光通讯社记者孙凤鸣。原系十九路军排长,因不满蒋汪政府对日妥协,本要刺杀蒋介石,因蒋没来,转刺汪精卫,孙凤鸣两天后死于医院。

资料图:汪精卫

  结友共反蒋

  孙凤鸣这次“刺汪”有一个周详的计划。据《江淮时报》刊文记载,孙凤鸣又名孙凤海,1905年出生在安徽滁州市天龙池巷内。于1928年被迫离乡背井,到他乡游荡。年底,在江苏安宜结识了华克之。

  华克之,男,江苏宝应人,早年肄业南京金陵大学,曾任南京学联理事。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任国民党南京市党部青年部长,是孙中山先生三大政策忠实的力行者。多次遭到国民党特务通缉追捕。

  孙凤鸣与华克之相识后,当即在安宜筹划组织抗日反蒋游击队。后被泄露,未成。两人被迫逃走。分手时彼此宣誓,立志抗日反蒋到底。

  1929年凤鸣认识了江苏姑娘崔正瑶,不久结为伉俪,又于1930年一道到沪。在上海他俩住了四年,凤鸣认识了王亚樵、余立奎等人,并加入他们组织的“安徽劳工会”,成为该组织的主要成员。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