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历史>野史逸闻>

通讯社记者南京行刺 汪精卫成蒋介石替死鬼(2)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5-03-09 17:27:38

  “淞沪抗战”失利,国民党与日本签订了《上海停战协定》。协定公布后,孙凤鸣和华克之等人愤懑不平,时常聚集在上海打浦桥法政学院东边新新南里232号小危楼议论国事,忧国忧民。从此,小危楼便成了“刺汪事件”的策源地。

  除蒋行动从何处入手?成为危楼青年的思考主题。他们设想在南京建一通讯社,以这种形式公开捕捉信息,可直入上层社会,接近蒋介石。

  华克之回沪,通过熟人,上下疏通,很顺利地办妥了通讯社的立案手续。批准立案的时间是1934年11月。登记表上注册社长胡云卿(华克之),总务主任兼编辑主任张玉华,采访部主任贺坡光,记者孙凤鸣。

资料图:汪精卫

  同年12月,国民党召开四届五中全会,孙凤鸣前往中央党部会场,但未能找到行刺的机会。1935年8月,蒋介石自武汉抵南京,途中车速较快,孙凤鸣难于下手。两次图刺,均未得手。

  10月,适逢国民党召开四届六中全会,大好时机,不可错过。华克之等人便加紧进行筹划。孙凤鸣早已下了牺牲的决心,并托华克之将妻子崔正瑶送往香港。

  枪声震全球

  孙凤鸣被击倒以后,卫兵在他身上搜出几枚毫洋大角,和作为自杀剩下的一枚鸦片烟炮,说明他立誓死不求生的决心。孙凤鸣被击中要害,流血过多,送医院后濒临死亡。医生奉命每小时注射强心针十余次,因此在尸检时竟发现身上针孔一百几十处之多。

  第二天凌晨,孙凤鸣平静地离开了人间,后埋葬在紫金山附近。直到现在,墓、碑俱存。

  事后,国民党立法委员楼桐荪,在法官讲习所称赞孙凤鸣是当代的爱国志士。冯玉祥将军于1939年元旦,在国民党中央委员团拜会上曾说:“滁州姓孙的(指孙凤鸣)那青年,有先见之明,我们把人家(指晨光通讯社成员及家属)弄死的弄死,下监的下监,我们又把汪精卫弄成国民党副总裁;如今汪精卫飞跑了,要到南京去组织汉奸政府。这样看来,姓孙的青年真可佩服,我们应该为姓孙的铸一尊铜像,来纪念他”。(冯玉祥着《我所认识的蒋介石》)

  冯玉祥之所以会说出那番话,是晨光通讯社成员及家属在孙凤鸣死后也惨遭毒手。

  孙凤鸣被捕后,警卫人员从他身上搜出一张参加这次全会的新闻记者证,号码是“第63号”。宪兵司令部和警察厅的负责人,驱车前往晨光通讯社社址陆家巷23号搜查。

  戴笠亲自部署,带领特务,撒下天罗地网,进行搜捕,在南京闹得鸡犬不宁。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