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历史>野史逸闻>

看清官穿皮衣的讲究:亲王郡王以外不穿黑狐皮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4-10-17 17:26:06

  
  而当时主管财政的户部尚书立山有朝珠365挂,每天都换一挂戴。据说,这些朝珠最低等的也值到一千两银子,也就是说,这些朝珠的总价值起码值三十六万五千两白银。该尚书真堪称“朝珠叔”了。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十二月,庆亲王家里开宴会,参加的高官都穿着裘皮大衣,整个宴会就好似名贵裘皮展览会,有雀舌犴尖、鸡心犴尖、云南犴尖、凤眼犴尖、银针紫貂、贝勒紫貂、貂爪仁、金丝猴皮、白狐腿、花灰鼠、青种羊、白狼狈、玉带狈、金边嗉等近六十多种。
  
  这些裘皮大衣,一般人听都没听过。以清代官员的俸禄标准,仅凭薪俸收入,要买那些名贵的裘皮大衣实在是不可能的事。
  
  清人欧阳兆熊所撰《水窗春呓》记述,管理河工巨款的官员所穿的裘皮,都是派人携带重金直接到关外购买当年猎获的整张狐皮做的,就是京师大皮货店也惊叹其完美无比。甚至这些官员便服所用的苏杭绸缎料子,都是根据自己的喜好设计好花样颜色,再下单给苏杭的商户织造的。
  
  《水窗春呓》还说,在清代也有“敝车羸马,布衣粗粝”的官员,吃喝穿用都非常节俭。其实,清代官员的官俸很少,日子过得相当不易。譬如翰林院的翰林们,维持一家人在京师的日常开支都使他们头疼,更不要说是为自己购置高档服饰了。
  
  官员朝靴的样式,清政府并无严格规定,多数以黑缎为质料,至于款式,清朝前期流行方头靴子。有史料叙述清代乾隆、嘉庆年间翰林的清苦,因为靠官俸过日子,租车都租不起,更谈不上自己买车,只能步行上班,而且,常常亲自去购物。
  
  所以,即便没穿官服,在小酒店大市场一看到有穿方头靴子的,就知道必定是翰林无疑。因为,除了翰林之外,其他穿方头靴子的官员是不屑于同老百姓混在一起的。道光年后,官场流行起穿尖头靴子。
  
  雍正三年(1725年)八月,有大臣上奏请将官员军民的着装标准从严规定。雍正却不以为然地说:“朕视诸大臣,亦惟视其品行,并不观其服饰。”
  
  他还举例说,作为一品大员的都统巴拜戴的凉帽子,尽管很旧了,但是,这有什么关系呢?在我眼里他是个能干的大臣。

作者: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推荐新闻图片
热点图片新闻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