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历史>野史逸闻>

揭秘真实的唐伯虎:当画家的原因竟是因为这个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4-10-16 16:37:23

  唐伯虎点秋香的故事出自《蕉窗九录》,作者是明代大收藏家项元汴。只是按照清代官修《四库总目提要》的说法,这本书极其简陋粗略,书中文徵明的儿子文彭所作的序,也是水平低下,所以认为是书商伪造的,目的当然是借两人的大名多卖钱。
  
  如果该书可靠,以项元汴的年代,所记述的大抵真实。如果是后来者伪造,这个故事也就相当不靠谱了。不过,至少在《蕉窗九录》成书的年代,唐伯虎风流才子的美名,已经广泛流传了。
  
  那么,历史中的唐伯虎可能是什么样子呢?在《明代那些画家》“唐寅”一篇中,李舟楫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可能的真实的唐伯虎的个人形象,并对其艺术成就予以剖析和恰如其分的评价。


 


  
  在李舟楫看来,说唐伯虎天才早发,是一点都不为过的。在他17岁时所作,留存至今的《贞寿堂图》中,比他年长10岁,后来做过南京礼部尚书的吴一鹏题跋说:“岁丙午,子畏年止十七,而山石树枝如篆籀,人物衣褶如铁丝,少诣若是,岂非天授?”
  
  从唐伯虎早期作品中,清楚可见其成熟的画技,所谓“少诣若是,岂非天授?”。从作品中几乎一致,却可见水平提升的技法判断,李舟楫认为唐伯虎“接受的是一种业已相当成熟的,接近浙派的画风。”
  
  在科举考场上,唐伯虎也获得了空前的成功。16岁时,以第一名的成绩考中秀才,29岁在1498年的应天府(南京)乡试中,高中第一名解元。与他完全相反,他的同年出生的小哥们文徵明,却屡考屡败,接连参加九次乡试,考了27年,全部败北,尽管后来被人推荐,得了个翰林院待诏的身份,一辈子只是秀才的功名。
  
  然而,就其人生来说,结果却完全出乎意料。在1499年的北京会试中,唐伯虎身陷科场弊案,尽管从宽处置,却从此绝了科举之望,走上了职业画家的道路。尽管留下了风流才子的美名,一辈子却不过活了55岁。

作者: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推荐新闻图片
热点图片新闻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