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金莲与武松对饮时,自然要拿话撩武松,那些话中有三句最是有趣:一是,"我听得一个闲人说道,叔叔在县前东街上养着一个唱的,敢端的有这话么"?兄弟,听说你在外头养着一个小蜜,有这事吗?二是,"叔叔,你不会簇火,我与你拨火,只要一似火盆常热便好".武松去捅火盆,潘金莲却说他不会,要与他"拨火",才说出这几句话来。三是,"你若有心,且吃我这半盏儿残酒".这是潘金莲自呷了一小口之后,与武松最直露的真情表白。注意,这"半盏儿残酒"似有深意,好像是对武松说,莫要嫌弃嫂嫂是已婚之人。
这三句,让一个多情而又放浪的美女形象,呼之欲出。可惜,景阳冈上的武二爷不是大观园中的宝二爷,武松不解风情,又恪守礼法,与潘金莲的冲突是必然发生的。武松的态度很明朗,一是拒绝,二是警告。你不仅不可以对我这样,而且也不可以对别的男人这样,不可以对不起我哥哥,不然的话,别怪我这打虎的拳头对不起嫂嫂。一个女人,受到这样的拒绝和警告,何等难堪,何等羞愤!
西门庆的出现,又使潘金莲眼睛一亮。有人说,在潘金莲那里,西门庆是武松的替身。不无道理。西门庆与武松确有多处相似:都是相貌堂堂的男子汉,都有不凡的武功身手,都有几分男儿血性。不同的是,武松不解风情,西门庆放荡成性;武松是个法警,西门庆是个大款;武松为人刚正,西门庆为人狡邪。对于潘金莲,西门庆也许比武松更合适。如果说武松是潘金莲的初恋,她的下一个选择必定是一个与武松有几分相似的人。
那么,潘金莲与西门庆通奸,是偶然,还是必然?书中说,潘金莲不小心,把一个叉帘子的小叉竿滑出手中,不偏不倚正好打在西门庆的头巾上。西门庆正要发作,回脸一看,呀,好漂亮的妹妹,"怒气直钻过爪洼国去了,变作笑吟吟的脸儿".而这一镜头恰巧被皮条大师王婆看见,于是有了"王婆贪贿说风情",有了中国文学史上最着名的"红杏出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