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定了太子之乱以后,韦后的势力更加猖獗,其野心也已越来越清楚,朝廷上下一片舆论哗然。安乐公主另嫁的新夫武秀吉也积极参与其事,再加上宗楚客,数人狼狈为奸,使得朝廷上人人侧目。定州人郎岌上言,说“韦后、宗楚客将为逆乱”,结果被中宗乱棍打死。许州司兵参军燕钦融不畏死难,毅然上书说:“皇后淫乱,干预国政,宗族强盛;安乐公主、武秀吉、宗楚客图危宗社。”中宗把他召至朝廷,当面责问,燕钦融慷慨陈词、毫无惧色,说得中宗无言以对,只好让他出廷去了,谁知他还没有走出朝堂,韦后就假借皇帝的命令,让宗楚客带人把他捕住,摔在殿中的石头上,使之颈折而死。中宗见此情景,竟然没有追问,只是在脸上表现出了不愉快的神色。韦后、宗楚客等人见中宗心中不忿,生怕中宗处治,就想立即把中宗害死。睿宗景云元年(公元710年)六月,韦后派安乐公主给中宗进献食饼,中掺毒药,中宗食后,毒发而死。
中宗暴死,而韦后的部署却没有完成,如果在这时发丧,定会引起朝廷的极大混乱,很有可能有人起兵,韦后一伙就有被杀掉的可能,因此,韦后的当务之急是秘不发丧,然后把亲信召入宫中,商议对策。韦后让自己的哥哥韦温负责统率所有的军队,又令韦氏宗族的韦捷、韦濯、韦琦、韦播等分别带领军队,巡行六街,保卫宫室,再从四方调来了五万亲信军队,驻守京城。待一切布置妥当以后,才给中宗发丧。
在发丧之时,即宣布中宗“遗诏”,韦后自己临朝听政。三天以后,年幼无知的太子李重茂在中宗灵前即位,尊韦后为皇太后,由皇太后临朝摄政。
可惜的是,韦后的野心比武则天大上十倍,其欲望也强上十倍,可能力却连武则天的十分之一都没有,她在诸王不服大臣离心的情况下临朝称制,必然会引发一系列的反抗。
中宗李显的弟弟李旦的第三子李隆基,在身处逆境时善于韬光养晦,躲过了武则天对李唐宗室的严酷迫害,即使在中宗在位时,他也十分谨慎。其实,他自幼饱读诗书,聪慧过人,又兼性格英武,胸怀大志。平时,他显得好像迷恋于声色犬马,守际上处处留心朝廷的动静。当中宗突然去世、韦后临朝称制的消息传来时,他感到自己的机会到了。他派人与太平公主联系,取得了内应,于是,他率兵从封地奔袭长安,与太平公主的儿子薛崇简以及羽林军的将领一起,率一万骑兵突出玄武门,冲上太极殿。韦后对这一变故茫然不知,等听到外面喊杀声起时,才急忙从寝处逃出,连外衣也来不及穿。刚一出房,即被乱兵杀死。安乐公主则正在描眉,未及回头就被士兵斩作两截,从此真的进入安乐之乡去了。
上官婉儿则极有心计,她听悉变故,急忙写了一张让李隆基的父亲相王李旦登基的诏书,藏在袖中,率宫女列队迎接李隆基,希望能免一死。李隆基见了诏书后,对左右说道:“此婢妖淫,渎乱宫闱,怎可轻恕,今天不诛,后悔无及。”立命左右把上官婉儿斩于当地。其实,上官婉儿是无辜的,她以才色奉事于人,并未做什么坏事,所处不当之事,也皆因不得已而为之。她是一位极有才华的女诗人,《全唐诗》中保存有她的诗作三十二首,并且有诗文集行世。
李隆基平定了韦后之乱后,尽杀韦氏宗族,连武氏势力也一并扫除,自此以后,唐朝又回到李氏宗族手中。李隆基的父亲李旦登基,仍号睿宗,李隆基被立为太子。在其后的几年里,太平公主一直想当女皇,而且势力很大,经过一番激烈的斗争后,太平公主谋反事泄,李隆基将她逼入寺庙,令其自杀,终于稳住了李唐江山。在李隆基的统治下,盛唐之世终于到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