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种外来宗教的佛教,传入青藏高原后;对苯教进行了教义上的渗透和影响,甚至引起了两派之间的对立。诚然,苯教与佛教在某些方面也有接近之处。例如,苯教视世界为若干方格组成,每个方格象征一个部落,方格又分三层,依次代表天、地上、地下,分别为苯教之神、人、魔鬼所居。这些观念与佛教的“轮回”观念基本一致。
我们知道,佛教教义中吸收了很多婆罗门的教义,如灵魂不灭、业报及因果轮回等。认为众生从无始末,即生死轮转,灵魂本身永远不会消灭。正因为佛、苯两大教派在教义上的共同性,使佛教在传播过程中一方面同苯教争执、排斥,另一方面又同苯教整合,吸收苯教的许多成份,这样,作为苯教教徽的“卐”字符,随着历史的发展、演变,逐渐为佛教所接收。
从形式上看,苯教的“卐”字符呈逆时针方向旋转,即左旋型,而佛教的“卍”字符呈顺时针方向旋转,即右旋型。并通过改变形态的手段将苯教的许多教义纳入自己的思想体系之中,进而形成藏传佛教。“卐”字符也随之成为藏传佛教的一种护符象征符号得以保存下来。
藏族将“卐”字符作为家庭护符的现象至今依然存在,有的把印有“卐”字符的布条系在院子或大门顶的“达却”上,有的将这个符号刻在砖石上。据老人们说这样可以避邪驱鬼。以“卐”字符做为建筑物的装潢,带有一种浓厚的审美情趣。
如:藏传佛教寺院建筑物的窗墙、门格、梁头上刻有“卐”字符;院墙、院子内外铺的石头上、花园的方砖上也刻有“卐”字符;民间四合院的门窗图案也有“卐”或者“卐”字符的变体,即“富贵不断头”。其形状有圆形的、方型的、有单、有双,在墙裙、板壁上画有富贵不断头的纹样。
在甘青民间刺绣、针织艺术品中,“卐”字符及其变体运用极广。它的纹路变化、气势、气派、韵味、神情无不洋溢着浓郁的民族气息。如:藏族妇女头面上佩带的辫筒、腰间挂的荷包等,绣有“卐”字特及其变体,衣服、腰带、袖口、领子上、鞋邦上、袜垫子上、袜留根等处亦绣有“卐”的变体。民间的栽绒毯子、马褥子、挂毯等的边子及四角多为“卐”头面上变体图案。
“卐”字符最初人们把它看成太阳或圣火的象征,是从太阳图演变而来的。在“卐”字符尚未规范之前,可能有各种不同的形式,包括不同的旋转方向。太阳和“卐”字符的出现,表明人们对太阳的崇拜;人们把“卐”字符解释为太阳永恒或永恒的太阳之意。后来,发展演变、引伸为坚固、永恒不变、辟邪趋吉,以及吉祥如意的象征,是表示永恒的吉祥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