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历史>历史解密>

解密淮海战役:老蒋一封信竟葬送国军30万(2)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5-11-10 19:31:41

      但蒋介石似乎还在犹豫,并未按照计划及时实施。除11月3日令十六兵团孙元良部向涡阳、蒙城集结,令九十九军及第四绥靖区刘汝明部向蚌埠、固集集结外,其余皆在陇海沿线按兵不动。11月6日,解放军发动声势浩大的淮海战役时,蒋介石才慌了神下令出动主力,却错误判断解放军欲先消灭海州李延年绥靖区,令黄维兵团前往营救。

      11月8日,成功带领葫芦岛5万军队撤退回到北平的杜聿明,在和华北剿总总司令傅作义吃饭时,获悉冯治安部何沣基、张克侠率部“叛变”及蒋军主力撤退到蚌埠附近时,既诧异又恐慌。他知道,这一计划无疑是失败了。

      杜聿明再无心思吃饭:“徐州战场是一个刑场,我一到徐州,不是被打死,就是被俘。”他心里清楚,东北解放军马上入关,一年内中共必将统一中国,他们也将随着蒋介石的完蛋而完蛋,“活下去也没有什么希望”,于是决定“从一而终”、“效忠到底”。

解放战争资料图

      11月9日晚,杜聿明飞回南京,连夜去见顾祝同,获悉主力已退到碾庄,解放军已到运河已东,黄维兵团损失极大。杜问顾祝同:“为什么徐州主力不按照徐蚌计划撤退到蚌埠?”顾答“已来不及了”。

      深夜,在回办事处的路上,杜聿明看到南京大街小巷到处在抢米面,警察却不敢过问。他深自痛惜:徐州作战未按计划进行,形成未战而先自溃败丧师的局面。

      杜聿明回到家中,希望妻子秀清出面为其请病假,但遭到了妻子的拒绝;无奈之下,次日上午,他去见了何应钦,要求给他拨一辆新吉普车,借口供战场上使用,“其实是想在逃走时使用,免得抛锚被俘”;午后3时,他又去拜访张治中,探寻国共和谈的情况,得知已无法和谈,倍感失望。

      4时,杜聿明匆匆从张治中家出来,前往黄埔路蒋介石官邸参加军事汇报。汇报之前,杜聿明了解到,黄维兵团、李弥一部在策应李延年撤退时被解放军打得落花流水,被困于碾庄,诸位纷纷惊叹:“未料共军行动这样迅速!”

      在汇报中,杜聿明发现徐州战事如此糟糕,蒋介石却没有指责任何人。他已明白,关系生死存亡的徐蚌作战计划被改变是蒋介石决定的。

      杜聿明发现上了蒋的当,但已无路可退,当晚,带着幕僚坐上飞往徐州的飞机。诡异的是,飞机却迷失了方向,等飞行员发觉时,已飞到黄河边,掉头再寻徐州,找到12时还未找到,飞行员发出警报:“还有一个小时的油。”生死关头,却突然发现了徐州。

      降落一个多小时后,杜聿明还在想:战事如此吃紧,飞机却误了几个钟头,“真是天要灭蒋!”

      杜聿明到徐州后,才发现徐州剿总非常混乱,总司令刘峙和总参谋长李树正对解放军的作战企图并无判断,只是被各种情况所惑。杜聿明遇到了同样的处境。

      在随后的战斗中,他曾乐观地估计一周之内打到碾庄可解黄百韬之围,但战况出乎意料,解放军战术让其迷惑不已而屡屡失误。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推荐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