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历史>历史解密>

德媒称核爆对二战并无影响:苏军促成投降(2)

来源:复兴网 时间:2015-09-11 13:12:27

      威尔逊在接受德新社记者采访时说,日本军事参议院并没有召开会议对广岛遭原子弹袭击事件作出反应,但是在“获悉苏联已经宣战并且入侵之后的震惊和危机感”促使其立即在8月9日采取紧急行动,商讨投降条款。

      美国同一天在长崎投下了第二枚原子弹,但是长谷川毅认为这对投降的决定几乎没有影响。

2.jpg

      他援引当时的参谋次长河边虎四郎1949年向一位美国审讯者描述日本核心集团对于苏联入侵的反应的话说:“(最恐惧的)事情最终成为现实。”

      苏联参战比原子弹作用更大

      1945年8月10日,裕仁天皇宣称:“看起来很显然这个国家再也没有能力发动战争了,连保卫本国海岸的能力都成问题。”

      5天后,日本无条件投降,因为此前拒绝了美英要求其无条件投降的《波茨坦公告》,日本宣布放弃寻求优待条件。

      日本原本希望保留其帝国制度、军队以及尽可能多的领土,同时通过说服苏联(后者签署的中立条约的有效期持续到1946年)调停一项与美国的有利解决方案,从而避免因为战争罪被起诉。

      尽管其海军和空军事实上被摧毁了,日本的军事领袖仍自感处于一个强有力的谈判立场,因为武装平民和地面部队已经准备在原定的秋季地面入侵期间给美军造成严重的伤亡。

      但是,无视东京的外交建议,斯大林仍准备按照苏美英三国1945年2月在雅尔塔会议上商定的那样入侵日本。

      长谷川毅在《与敌人赛跑》中写道:“苏联参战在导致日本投降中发挥了较之原子弹更大的作用。”

      美国历史学家加尔·阿尔佩罗维茨、马丁·舍尔温和理查德·罗兹等学者作出了类似的解读,其中阿尔佩罗维茨在20世纪60年代最先提出了这一观点供讨论。

      夸大核弹作用减轻美负罪感

      广岛和长崎事件为冷战奠定了可怕的基调,而且引发了关于哈里·杜鲁门总统投掷原子弹决定的道德性和战略必要性的持久辩论。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推荐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