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历史>历史解密>

淮海战役庆功时:哪位将军勃然变色掀翻餐桌?(5)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5-09-01 09:44:13

      1948年9月,济南战役后,国民党徐州剿总副司令杜聿明曾拟定一个“对山东共军攻击计划”,准备趁当时华东野战军大战之后,发动突然袭击。当时华东野战军许多部队已经很疲惫,军事指挥的将领正在延安开会,可以说袭击具有突然性和隐蔽性,蒋介石也批示“此案可行”,并定于当月15日攻击,最终因为杜聿明被调任东北而作罢。

      鲍嘉礼说,即便是杜聿明按照计划发动了突然袭击,取胜的几率也是微乎其微。没有建立相应的后勤、指挥、情报三个体系,再多的部队都是一盘散沙,不堪一击。

      负责接待鲍嘉礼的淮海战役纪念馆宣教处贾萍告诉本刊:“我继续问他,既然你提出了国民党失败的致命因素,那能说说共产党胜利的原因吗?”

      鲍嘉礼愣了愣,随后用并不熟练的中文唱起了“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以及“大海航行靠舵手”,并手舞足蹈起来。这是两首文革时期很流行的歌,这位美国人认为,毛泽东的军事思想是共产党军队强大的原因。

      在西方的军事研究中,素来摒弃意识形态和精神作用,比如鲍嘉礼,在研究国民党军队的失败时,就没有把国民党的政治腐败考虑在内,而国内的许多军事研究者都会把这一因素作为国民党失败的重要原因。但是,鲍嘉礼为什么偏偏用精神的因素去分析共产党的军队呢?由此可见,鲍嘉礼的解释并不完全客观。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60万战胜80万呢?

      更多的谜

      10月30日清晨,一位84岁的老人走进了淮海战役纪念馆大门。他手上提着三个礼品盒,左肩背着一个破旧的双肩书包,里面除了生活用品,还有茶叶等特产。

      老人背着这些东西很吃力,在纪念馆入口处的纪念品小卖部办了寄存,他在物品清单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李庆福。

      李庆福的出现引起了轰动,许多老人都找这位幸运的战友合影留念,就因为他当年是一名步兵。在淮海战役中,伤亡最惨重的就是步兵,在攻击碾庄的战斗中,仅李庆福所在的八纵就伤亡了6829人,其中多是步兵。现场参观的老人多是当年的炮兵、通讯兵等技术兵种,或者文员。

      但李庆福活了下来,60年前,作为华野八纵78师69团某连指导员,李庆福参加了淮海战役:碾庄围攻黄百韬兵团,李庆福所在部队参与了主攻;配合中原野战军围歼黄维兵团,李庆福与战友一起阻击蚌埠的国民党援军;最后围歼困守在陈官庄的杜聿明集团,李庆福也参加了战斗。

      此前,李庆福还参加过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解放济南,之后还有横渡长江、解放昆山、上海等战斗,那些未见青史的小规模的战斗更是不计其数。虽然先后4次负伤,但李庆福幸运地活了下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推荐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