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历史>历史解密>

蒋介石为何痛下血本:竟在上海与日军决一死战(2)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5-08-19 11:46:37

      第二,打给英美国际友人看,争取国际反战势力的支持,上海是东方最璀灿的明珠,也是十里洋场,是各国政治经济利益汇集的十里洋场,日军进攻上海,必须触犯英美各国之政治利益,蒋介石希望以松沪会战促进各国制裁日本,在亚洲形成统一抗日之政治格局,松沪会战打到后期,国军败局已定的情况下,蒋委员长还依然要求国军将士坚持,以盼九国公约会达成制裁日本之意见,结果当时的英美对日对德两大法西斯都采取的是纵容政策,三个月的松沪会战,蒋介石争取英美政治势力支持没有实现,但松沪会战也让世界震惊,国际正义势力纷纷支持中国反法西斯势力支持。

      苏联方面在松沪抗战期间与国民党政府签定了互不交战的协议。

      第三、要打,蒋介石希望在家门口打,蒋介石在淞沪会战结束后曾就此问题作过回答,他说:“我们此次为什么要在上海作战呢?就是要打破敌人的战略,使他们不能按照预定计划,集中兵力侵略我们华北” 与其在华北平原与日军交战,“不若在长江流域,利用湖沼山地,较为有利”。

1.jpg

获得英美政府的干预支持

      如敌在华北得势,必利用快速装备沿平汉线南下直趋武汉,如此我华东主力部队只能背海作战,东南人力、物力难免尽落敌手,这是蒋介石极为担忧的一件事,而在上海开战,蒋的国军精锐皆布局在华东,无论是兵力的调动,还是战略物资的运送,皆对国军有利,故松沪会战国军可短期内集结八十万大军与日会战。

      而在华北战场,国民党内部派系林立,蒋是无法在短期内组织如此大规模之抗战。8.13,蒋介石为何不惜痛下血本选择在上海与日军决一死战图:在上海作战,更利于国民政府调急精锐,与日军决一死战。

2.jpg

      国共二次合作,共产党军队从红军变成八路军

      虽然松沪会战最终国军败北,上海沦陷,随即南京沦陷,国民党政府被迫迁都西南重庆,从短期看是一次失败的战术失当的大规模会战,但从战略上讲,此战显现了中国人民抗击日本法西斯的决心,中国军队不惜以七比一的兵力损失在上海与日军浴血奋战,可谓一寸山河一寸血,松沪大会战,激起了全中国人民的血性与激情,正如蒋介石在庐山抗日宣言中所提:“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松沪抗战期间,国共再次达成合作,1937年9月11日,国民政府按中国陆海空军战斗序列改编需要,将共产党的军队改称“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朱德任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彭德怀任副总司令,下辖三个师,习惯称为“八路军”。国共的枪口,终于一致对准了日本鬼子。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推荐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