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历史>历史解密>

中国首架自制飞机诞生:苏联专家功不可没(5)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5-03-08 13:21:27


  瓦西列夫毫无保留地告诉段子俊,根据他对中国实际情况的了解,飞机修理厂与飞机制造厂的建设最初不应分开,而应结合起来考虑,这样可使从修理到制造的过程加快三至四年。

  他仔细分析说:“已选定的五个大厂厂址离城市中心很近,交通、水电、线路均可借用原有设施,无需另建。如果筹建大厂时就把修理和制造结合起来,在修理的同时,就开始零部件制造,直到把飞机全部制造出来。这种边修理、边组织零配件制造的过程,也是各类人员培养、成长,各种规章制度建立、健全的过程。这样做是最快的。”

  段子俊问道:“制造飞机是不是应该有个顺序­”瓦西列夫说:“根据你们的条件,先上雅克—18为宜,若纳入重点进行,明年就有希望出飞机。这是从最快速度而言的,因为这种飞机构造比较简单。至于米格飞机,全力以赴也需三至四年。”

  在谈到中国航空工业发展条件时,瓦西列夫认为关键是熟练工人和技术人员的培养。他最后对段子俊说:“今天只谈了一个大概的轮廓,我随后就可以提供一份图表,注明详细的数据,或许对你考虑问题和拟定规划有帮助。”

  40余年后,段子俊在回顾这段往事时,感慨地说:“瓦西列夫对中国航空工业起步是功不可没的。他的成套建议,对落实周恩来由修理到制造的指示,做出了具体的设计。特别是他根据中国国情提出的先修造结合、再修造分离的步骤,既满足了彼时战争对飞机修理的需要,又大大缩短了向制造过渡的时间。”

  3架军绿色的战斗机翘首待飞

  根据瓦西列夫提交的图表,段子俊对中国航空工业发展计划又进行了一番思考后,再次找到波斯别霍夫,诚恳地希望他能为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献策。

  波斯别霍夫在一番沉思后说:“如果两国政府下决心的话,在中国制造雅克—18教练机,我想是很快能实现的。至于进一步搞米格飞机的事,我实在不好讲。”

  经与苏联顾问的几次交谈,段子俊对航空工业从修理转向制造的步骤和时间,已有了较清晰的思路。他同何长工商议后,召开了部党组会议,在会上议定了航空工业3—5年计划,目标是1953年试制出雅克—18及米格飞机;1955年试制出米格—15;有可能的话,争取在此后试制出轻型轰炸机图—2。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