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军是不久前从江苏调来的,在秦皇岛下船时,官兵还穿着美式大裤衩子。此时东北已是深秋,明显不适应气候,却也挺顽强。外围阵地被攻占后,利用山头和当地工矿企业坚固建筑顽抗,在猛烈炮火掩护下,多次实施反冲锋。
22日中午,24师投入战斗。71团被纵队派去警戒、打援了,丁盛手里只有两个团。70团为1梯队,1营先上,拿下敌人阵地后,2营再上去打纵深,3营接着2营继续往前攻。每支都是生力军。1梯队用完了,2梯队72团再上。“丁大胆”也没有指挥所,先是跟着1梯队往前攻,然后跟着2梯队往上冲,占领一处巩固一处,一股劲地挤压敌人,让敌人没有喘息的工夫。
49军指挥所设在黑鱼沟。纵队配给24师1门山炮,有30发炮弹,丁盛命令都向黑鱼沟砸过去。
敌人本来已经不行了,指挥所再被一顿炮击拿下来,就彻底垮了,丁盛命令各师就开始追击抓俘虏了。
关于预备队的选择、使用,通常有两种。一种是最强的部队,好钢用在刀刃上,关键时刻打硬仗、恶仗。再一种是较弱的部队,先拿上去有点不大放心,待打得差不多了,再放出去来一下子,或者打胜了冲上去抓俘虏。根据这一仗和此前梨树沟门的表现,24师应该是前者。可再远点看,自1946年以后,8纵的另两个师就是野战师,24师则地方化了一年半——这就跟游击队差不多了。
战后总结,8纵政委刘道生说:丁盛,你这个“游击师”不简单呀,上去就拿下来了。
1949年9月13日,衡宝战役拉开序幕。
遵照***“大迂回、大包围”的战略方针,西路四野13兵团的38军、39军,从常德、桃源取道沅陵、芷江,直插柳州,切断白崇禧集团西逃贵州之路。东路二野4兵团的13军、14军、15军,和四野15兵团的43军、44军,在湘粤边境向广东挺进,切断余汉谋海上退路,然后挺进广西。10月2日,兵力强大的中路军兵分三路,向衡宝地区桂军发起攻击。白崇禧环视左右,发现形势不利,遂调集13个师于衡宝一线,企图反击,挽回颓势。
10月4日23时,林彪电令中路12兵团各部“现地停止待命,严整战备,以俟我兵力之集中”。
战争中什么样的事情都可能发生——就是这封电报,让45军135师(原8纵24师)突然从林彪的视野中消失了,又突然在敌后出现了。
第二天下午,接到135师的电报,林彪立刻在地图上寻到135师的位置。好家伙,这个135师一昼夜行军80公里,从衡阳西北的金兰越过衡宝公路,钻到敌人重兵设防的敌后,前卫团已进至佘田桥正南的沙坪、灵官殿地区了。
林彪立即电令:
丁韦并四五军十二兵团首长:
五日十四时电悉
(一)你师明日上午应在现地休息和待命准备下午向湘桂路前进于六号十二时左右突然进至洪桥大营市之线翻毁铁路
(二)你们暂时归我们直接指挥望告电台特别注意联络我们
(三)目前敌人甚空虚你们需采取机动灵活的独立行动袭击小敌截击退敌
林邓谭肖赵
五日十八时半
大战在即,一个师突然丢了,又突然冒了出来,就一下子把人的心弦绷得更紧了。
而135师无疑是掉进了虎狼丛中。
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也同时出现了。
原计划,中路军的中路45军135师的任务,是越过衡(阳)宝(庆)(宝庆即今邵阳)公路直插洪桥,断敌退路。
洪桥是衡阳至桂林铁路线上的一个较大车站,占领洪桥,白崇禧的华中军政长官公署和在湖南的部队,就难以撤退广西,只有在湖南境内被迫决战了。丁盛下令精简人员并轻装。病号留下,师团机关勤杂人员留下,机关干部能留下就留下。师文工队女兵多,都留下。师山炮营只去1个连,但要多带炮弹,1门炮当两门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