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转星移,父亲离开我们已整整19年。每逢“八一”,对父亲的回忆与怀念都会格外浓郁。生死两界,哀思绵绵。尽管难以细致而准确地涵盖父亲75年峥嵘岁月的波澜人生,还是撰文记之以为追念。
我的父亲周希汉1913年8月出生于湖北麻城周家坳村,14岁参加黄麻起义,25岁即任第386旅参谋长,36岁被任命为第二野战军13军第一任军长,驰骋千里,鏖战沙场;身经百战、戎马一生。建国后历任海军参谋长、副司令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将
令人好奇的是,我父亲没有当过团长而当旅长,从旅长直接擢升为军长。然而,如果了解了父亲战争年代一连串的漂亮仗,这个晋升轨迹就不那么令人费解了。父亲这一生南征北战、出生入死,指挥了许多有声有色的战役,回忆起他在那些大仗、硬仗、恶仗中的料事如神、用兵如神,许多老战友、老部下都赞不绝口。其中,广为流传的有歼灭“天下第一旅”这一仗。
资料图:周希汉将军
“天下第一旅”是胡宗南的主力整编第一旅。该旅清一色美式装备,中将旅长黄正诚毕业于黄浦军校,又留学过德国,很受蒋介石和胡宗南器重,十分骄横。
1946年9月22日,陈赓经过缜密筹划,命令四纵第十三旅在浮山佯动,引诱黄正诚率该旅离开临汾前去增援。23日,第十一旅和十旅分别埋伏在临浮公路官雀段和陈堰段将黄旅分割包围,我父亲(当时担任第十旅旅长)率领的第十旅包围的是黄本人所率的该旅旅部和主力第一团。
陈堰南面是高山。我父亲命第三十团在陈堰东侧阻截黄增援浮山、官雀方向的去路,第二十八团埋伏于陈堰外公路西北待机,第二十九团则在陈堰西侧截断黄返回临汾的退路。战至黄昏,黄正诚见突破我军阻击阵地毫无希望,只好收缩进陈堰村以图休整待机。
夜战、村落战是第十旅的拿手戏。但为了避免误伤村民,也为了进一步消磨对手的斗志,我父亲没有急于突破,而是逐步施压,慢慢收紧包围圈。午夜,黄被压缩于陈堰一隅,第二十九团向黄的指挥部发起攻击。
陈赓打电话告诉我父亲黄的第二团已在官雀被歼,并问陈堰这边天亮前能否解决战斗。父亲胸有成竹地说:“没问题,给黄正诚准备早饭吧。”24日凌晨,“天下第一旅”覆灭。俘虏超过2500人,其中包括该旅少将副旅长戴涛、少将参谋主任顾铁和少将一团长刘玉树等,黑暗中没有找到黄正诚。父亲自信所有的环节都没有疏漏,黄跑不了,便命第二十九团政委吴效闵重新打扫战场,特别要注意在俘虏中查找。清晨,吴效闵在一群被押出村外的俘虏中找出了套着士兵上衣的黄正诚。只见他上身穿士兵服,下身却还穿着将校呢马裤,足登皮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