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诚当即表示同意。于是,郭沫若与陈诚联名致电给在广州办《救亡日报》的夏衍设法转鹿地亘,表达相邀之意。同时电示广州方面某保安处长,清他们派人将鹿地亘夫妇护送到武汉。这样,一个星期后,鹿地亘夫妇安然抵达武汉。
那天,陈诚与政治部副部长周恩来以及郭沫若一道与鹿地亘、池田幸子夫妇见面。鹿地亘夫妇非常激动与兴奋。毕竟香港人生地疏,生活无着。而武汉气氛则大不一样。鹿地亘随后问周恩来:“不知我们到此能做些什么工作?”
周恩来说:“尽可能地参加中国抗战活动吧!这是我对你们最大的希望。若可能,请在郭沫若、冯乃超两位协助下,做些对日本军民的思想启蒙工作;同时也请尽可能为激励中国军民抗敌士气做些工作。”
国民党女兵
鹿地亘连连点头,说:“感谢你的信任,我们将尽力而为。这也是我们来中国的目的啊!”
这次见面后,郭沫若又与陈诚商议他们的待遇问题。郭沫若提议聘请鹿地亘为设计委员,可解决每月车马费二百元。陈诚说:“他们俩都是外国人,一个月两百元恐不够用,索性请他们夫妇俩都做设计委员吧。”
当时政治部和第三厅均安排有设计委员。鹿地亘夫妇很快收到了政治部颁发的设计委员聘书。郭沫若说,他们俩是“属厅”的那种设计委员,“事实上成了第三厅第七处的顾问”。当鹿地亘的夫人池田幸子拿到聘书后,她没有料到此举会成为三厅的唯一,也打破了三厅酝酿之初的一种固守,即不录用女职员的内部规定。据郭沫若在其回忆录《洪波曲》中介绍,在最早关于政治部的一次闲话式讨论中,“有一则是集中攻击女职员,他们认为政治部应该以不用女职员为原则。贺衷寒、康泽、刘健群三位主张得最坚决,以为用女职员有百害而无一利。陈诚也表示赞同。他说他最不满意的是女子穿军装,头发用电烫,脚上有的还要穿高跟鞋,真是对军人的侮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