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历史>历史解密>

抗战名将曾远征缅甸 败退台湾后遭禁33年(4)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5-01-02 18:13:56

  千钧一发之际,孙立人决心抗命,他对罗卓英的参谋长说:“如果参谋长不肯负责,那我自己负责,

  不过请你明天报告罗总司令,就说按照目前情势,我势在必行。责任问题只有等任务完成之后再来承担。”

  说罢,他立即驱车去追113团,凌晨4点追上后,拟定作战计划,决心出其不意打出一个漏洞。

  日军没想到远征军敢先发制人,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阵线冲出一个口子,英军得以突围。

  这是远征军出征后第一个胜仗,孙立人因此获得英国帝国司令勋章。

  这也是远征军第一次出兵缅甸的最后一个胜仗,此后的斯瓦逐次抵抗、

  放弃平满纳会战、曼德勒会战,中英盟军屡战屡败。5月1日,曼德勒失守。

  在撤退大方向上,孙立人与远征军副司令杜聿明产生了分歧。杜聿明主张翻越缅北的野人山直接回国,这一路途极为艰难,

  但方向是中国的土地,他可以把部队带回去,好向委员长蒋介石复命。

  杜聿明坚持了自己想法,10万远征军健儿第一次出兵缅甸,有一万余名官兵牺牲在战场上,却有5万人死在了回国途中。

  野人山成了无数中国军人埋骨之地,其中就包括200师师长戴安澜将军。

  孙立人综合分析各种情况后决定西撤,他向军委会发电报请示,却没有得到回复。

  此时追击的日军拥有重炮和制空权,人数也数倍于新38师。孙立人决心率领部队走林中小路,赶在雨季来临之前撤退到了印度。

  无奈的结局

  百战之后,1945年1月28日,两支远征军在云南芒市会师,卫立煌和孙立人在畹町终于见面了,

  并举行了中印公路(史迪威公路)的通车仪式。至此,中印公路、中印油管(当时世界上最长输油管道)开通,为中国抗战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推荐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