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历史>历史解密>

揭秘古代公务员压力大 “瓷饭碗”一碰就碎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4-09-04 18:10:50

  当下,有些公务员患上“新三高”(即生活高压、工作高压、舆论高压)成了热门话题,此话难免矫情。说来你可能不信,古代公务员承受的压力,比当下有过之而无不及。

  衙役也叫胥,和师爷相比就更可怜了,他们的具体工作是“任奔走供役使”。古代“师爷”和“衙役”等基层公务员,他们的吃穿用度全靠聘用他们的县(市)长给予,有钱的大方的多给一点,没钱的吝啬的少给一点,全国各地师爷、衙役拿的工资千差万别。

  

90%以上古代公务员队伍,端的更是比朝廷供养的命官还易碎的瓷饭碗

90%以上古代公务员队伍,端的更是比朝廷供养的命官还易碎的瓷饭碗

 

  这些基层公务员的出路通常是:要么辞职,要么被开除,要么干一辈子,而且不准参加科举,永远不能晋升。对干不好的,县令老板说辞就辞,无须废话。

  这些基层公务员的社会地位如何呢?元朝时有人分十等之说,所谓一僧二道,三官四吏,五皂六隶,七倡八优,九儒十丐,官吏之下便是这皂隶,仅比娼妓地位高一点。

  那么,师爷、衙役(皂隶)们的工资水平咋样呢?沈榜的《宛署杂记》记载,明朝宛平县衙门里的这班皂隶,每年可领取“工食银”三两六钱,恰好是书办(师爷)的二分之一,基层公务员工资待遇之低,由此可见一斑。

作者: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热点图片新闻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