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历史>历史解密>

揭秘古代公务员压力大 “瓷饭碗”一碰就碎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4-09-04 18:10:50

  当下,有些公务员患上“新三高”(即生活高压、工作高压、舆论高压)成了热门话题,此话难免矫情。说来你可能不信,古代公务员承受的压力,比当下有过之而无不及。

  万历四年,山东有19名、河南有12名地市级官员,因征赋不足九成受到降级和革职处分。张居正当政期间,按《考成法》裁革的冗员约占官吏总数的十分之三。

  不仅省部级官员的饭碗随时被端,相当于国务院总理的首辅的饭碗有时也好不到哪去。

  明崇祯在任17年,撤免宰相多达50多人,罢黜国防部长14人,杀死或逼其自杀的督师或总督(相当于军区司令员或省长),除袁崇焕外还有10人,巡抚11人。

  

揭秘古代公务员压力大

揭秘古代公务员压力大

 

  如果你觉得官员这饭碗不好吃,想辞职有时也没有现在这样自由,比如你不幸遇到朱元璋,你说你不干了,啥意思?绝对“杀无赦”!

  一般说来,在古代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供养、俗称“吃皇粮”的官员最多到八、九品,到县上顶多到县令下属的捕头(县尉),类似现在的公安局长就没了,再往下的公务人员,朝廷是不管的。

  换句话说,90%以上古代公务员队伍,端的更是比朝廷供养的命官还易碎的瓷饭碗。

  “师爷”是比较常见的基层公务员,师爷发挥的作用大致相当于现在的秘书长,具体负责“官府职簿书”等。

作者: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热点图片新闻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