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正主义者的抱怨经常会引用战时美国陆军航空队领导者的话,包括阿诺德和柯蒂斯?e?李梅将军,他们认为常规轰炸就足以使战争结束。但修正主义者却忽略了李梅后面的陈述--“原子弹可能也挽救了300万日本人和100万美国人的生命”。
修正主义者还喜欢引用1946年的《美国战略轰炸调查》,文中说即使苏联不参战,即便美国不准备登陆,日本也将会在11月1日前投降。但这份调查并不权威,因为无论是题目还是结论,都与事实相反。
即便有理由相信几个因素会导致日本投降--轰炸与封锁、苏联参战、美国登陆迫在眉睫--但是天皇的决定才是最主要的。
裕仁告诉自己的谋士们他准备投降时,他给出了三个理由:轰炸与封锁、阻止入侵的物资补给不足、原子弹。他8月14日说,“与其看着日本被消灭,不如和平结束战争”。
他在《日本天皇投降诏书》中写道,“敌方最近使用残酷的新式炸弹,使无辜国民惨遭杀伤,残害所及,殊难估计。”1945年9月27日,裕仁与麦克阿瑟见面时说,“直到广岛被原子弹轰炸,情况已经失控时,和平派才占了上风。”
在投掷原子弹之前,日本并不打算投降。没有原子弹,战争就还要继续。那些不这么认为的人,显然低估了日本残存的军力和决心。
也许从某种角度来说,轰炸与封锁可以最终结束战争,但是可能不会这么快。b-29的火攻还要继续,像5月9日晚上那样的轰炸,两个晚上轰炸造成的死伤,就足以超过两颗原子弹造成的死伤总数了。
如果不投掷原子弹,“奥林匹克行动”就将如期进行。在九州岛,美军就要与超出预期60万的日军作战--随后还要进攻本州岛,进行“小王冠行动”。
最后,日本最终将会被打败,但是双方付出的生命代价也将是惊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