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历史>历史解密>

从造潜艇到造航母 折射60年海军装备发展历程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4-06-05 12:36:21

  他们碰到的第一个难题就是潜艇的形状。在反复斟酌下,他们选择了难度很大,但却是最先进的水滴线型为艇体的形状。他们决定造一个1∶1的核潜艇模型,然后再在实践中逐步修改完善。

  1968年4月8日,为加快第一艘核潜艇的建造。毛泽东主席亲自调动了一个团的兵力到船厂,参加工厂的建设,加速核潜艇整个工作的开展。

  “为了纪念这个重要的日子,大家决定把431厂,改为6848厂,后来才恢复了431厂的称号。大家非常振奋,因为这是毛主席关怀的项目。”宋连琪回忆说。

  建造核潜艇之前,他们把整个潜艇1∶1的图纸,放在地板上,足足有100多米长。图纸的第一条基准线,就是宋连琪亲手验收的。

  “大家以厂为家,以船台为战场,战斗在船台,吃在船台。很多人把冷馒头直接插到帽沿上,饿了咬几口。那时候,大家就是要争口气,赫鲁晓夫不是说我们造不出核潜艇吗?我们就要把它造出来。”回忆起几十年前的情形,宋连琪依然十分激动。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共和国没有等太久。

  1970年12月26日,中国第一艘攻击型核潜艇终于下水了。

  1974年8月1日,我国研制的第一艘核潜艇正式编入人民海军的战斗序列,命名为“长征一号”。从此,中国成为世界上第5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当年8月19日,朱德总司令在海军司令员肖劲光的陪同下,代表党和国家领导人第一次检阅核潜艇。朱老总问:“这完全是自己制造的吗?”肖劲光自豪地答道:“艇上所有设备没一件是进口的!”

  潜艇部队亮剑——从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转变

  2009年4月23日,海军建军60周年之际,中国最大规模的多国海上阅兵式上,“长征6号”核动力潜艇、曾创造潜行时间最长世界纪录的“长征3号”核动力潜艇和“长城218号”“长城177号”常规动力潜艇以水面航行状态逐一通过阅兵舰,世界为之震惊。

  这是中国核潜艇首次公开亮相。

  在此之前,我国潜艇走过了一条虽然曲折但振奋人心的道路。

  1970年8月,中国战略导弹核潜艇的建造工作开工上马。

  1981年4月,中国第一艘战略导弹核潜艇下水,1983年8月正式加入人民海军战斗序列,但那时核潜艇还没有装备导弹。

  此时,我国导航定位系统取得了重大突破,研制成功了惯性导航、星光导航和卫星导航三结合的导航系统,使精准的潜艇水下航行和导弹发射成为可能。

  1982年10月12日,中国第一枚潜地固体战略导弹首次由常规动力导弹潜艇水下发射试验成功。中国一跃成为世界上第5个拥有水下发射战略导弹能力的国家。这在国际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美国《海军学会会报》评论说:“当中国宣布她从潜艇上发射弹道导弹试验成功时,事情已经变得十分清楚,中华人民共和国即将成为世界第5个拥有一支以海洋基地具有威慑力量的核大国。”

作者: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