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历史>历史解密>

新中国筹建空军纪实:一场征服蓝天的惊天传奇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4-06-05 12:36:21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是中国人民武装力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她孕育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革命的初期。从上世纪20年代第一次国共合作起,中共就着手培养航空技术人才。

  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期间,党曾多次选调人员通过各种途径学习航空技术,为建立人民空军做准备。

  抗战结束后,党从创办航空学校入手,直到1949年空军正式成立,短短几年时间,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航空人员演绎了一场征服蓝天的惊天传奇。

  东北--创建第一所航空学校

  抗日战争胜利后,党中央决定在东北利用接收和搜集到的敌伪航空器材筹建航空学校。1945年10月,常乾坤、王弼肩负着党中央创建航空学校的历史使命,率领一批干部远赴东北,在东北局的领导和支持下,展开筹建航空学校的艰苦工作。

  在他们到达东北之前,1945年11月13日,东北局组织成立航空委员会,不久随着航空队人数的增加,为了加强领导和管理,经东北局批准又成立了航空总队,为正式创建航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创建航空学校,人才是第一位的,但当时中共懂航空的人才,不仅数量很少,而且分散在各地,干着各种与航空专业不对口的工作。为了把这些人才汇集起来,常乾坤、王弼到处奔走,将过去派往苏联、派到国民党空军学习航空的人员以及在中共一些单位中熟悉航空业务的干部,如刘风、王琏、吴恺、魏坚、徐昌裕等30多人,通过中央组织部集中起来,冒着国民党的枪林弹雨,越过重重封锁线,终于到达了东北。这些人成为东北老航校的第一批骨干力量。

  要建航空学校,没有飞机就是一句空话。为了获得必须的航空器材,常乾坤和王弼将现有的人员分成几个小组,在冰天雪地中对日军遗弃的机场、军需库以及日军的工厂展开紧张的搜集工作。大家一个一个地寻找飞机轮套、仪表、铝皮、胶皮垫,一桶一桶地寻找汽油、润滑油。搜寻小组的足迹遍布辽阳、铁岭、朝阳、佳木斯、哈尔滨、齐齐哈尔、海拉尔、北安等地,甚至连机场附近的山沟、村镇也寻访到了。几个月后,不仅找到了数量可观的汽油、航空仪表、飞机发动机及一部分钻锭,还惊喜地发现了被日军遗弃的几十架战斗机和十多台飞机发动机。大家如获至宝,从这些飞机中汰劣选优,拼凑了9架外壳比较完整的“99”式高级教练机和“准”式战斗机。

  应该说,搜寻器材的收获是巨大的,但付出的代价也是令人痛心的。在搜集器材艰苦过程中,顾光旭在哈尔滨平房机场搜器材,误入日军731部队细菌库中毒,染上了天花、肺炎;飞行学员毛景新押运搜集到的航空器材,在火车到东安的途中,不幸被火车压掉了一条腿和一只胳膊,成了残疾。另外,很多人累出了病,还有的还献出了自己年轻的宝贵生命。然而,正是这些勉强拼凑起来的飞机,成为保证航校训练的主要物质基础。

  有了飞机,没有教官也是飞不上天的。恰在大家发愁之际,东北民主联军俘虏了由日军队长林弥一郎率领的日军第二航空军团第四练成大队。这是一支王牌飞行部队,其中有许多资深飞行员和教官。得到消息大家为之一震,觉得这下搞空军有望了!经过细致深入的工作,林弥一郎代表战俘很快同意了彭真和联军高级将领“协助我们建立一支空军”的要求。就这样,原日本关东军第二航空军团的20名飞行员、24名机械师、72名机械员以及其他各类地面保障人员近200人,成了我党我军创建第一所航空学校的重要力量。此外,还有一些从解放区转送来的投诚和被俘的日籍航空人员。

  1946年3月1日,我军第一所航空学校--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亦称东北老航校)在吉林通化正式成立,为了避开国民党飞机的骚扰,后迁至东安(今密山)。常乾坤被任命为首任校长,王弼被任命为首任政治委员。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有了自己的航空学校。

  航校刚刚成立,国民党空军就连续轰炸扫射通化机场。为了避开国民党飞机的骚扰,当年3月中旬航校迁至牡丹江。9月和10月间,国民党占领了沈阳、长春,我哈尔滨、牡丹江受到威胁。根据战局变化,航校再次向东安转移。

  航校是在抗日战争的废墟上开始起步建设的。当时的东北,战事紧急,生活异常的艰苦。飞机破烂不堪,跑道弹坑累累,营房、机库残垣断壁,机场设施,残缺不全,航空骨干极端缺乏,物资供应异常困难,敌人经常骚扰破坏。面对这一切,没有飞机和器材,就组织人员四处搜集;没有汽油,就实验或自制酒精代替作燃料;没有初、中级教练机,就打破常规直上九九高级教练机;没有火车、汽车,就用牛马大车拉着破旧飞机转场。没有大米、白面,就用高粱米、玉米、玉米面和咸菜果腹充饥……就这样,终于在战争的烽火和动荡的环境下,使航校办了起来。1946年7月,航校第一批学员独自放单飞,学员驾驶的一架架高级教练机成功地飞向蓝天。东北老航校从1946年3月成立到1949年7月,共培养出各类航空技术人员560名,为建立人民空军准备了骨干。

作者: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