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柏坡--创建空军提上中共中央
议事日程
1948年5月,中共中央移驻西柏坡后,革命形势迅速发展。特别是随着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胜利结束和渡江战役运筹准备,建立空军的事宜更加得到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的关注,很快被提到重要议事日程。1949年1月6日-至8日,毛泽东在西柏坡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指出:“1949年及1950年我们应当争取组成一支能够使用的空军。”这是党第一次正式提出了建立空军的任务。身兼东北航空学校校长的第四野战军参谋长刘亚楼看到党中央的决定,结合飞速发展的形势,感到责任重大。征得东北野战军首长的支持后,刘亚楼立即致电在东北的航校副校长常乾坤和副政委王弼迅速赶到北平。
常乾坤和王弼赶来北平时,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已经召开。为了使党中央、中央军委了解东北航校建设的情况,也为了使航校建设直接得到党中央、中央军委的指示,刘亚楼报请参加全会的东北野战军首长同意,派常乾坤、王弼去西柏坡向中央首长汇报。
常乾坤和王弼接通知立即从东北出发,乘火车到达北平,之后换乘汽车经石家庄火速赶往中共中央驻地西柏坡。赶到西柏坡时已是3月8日早上。两人不顾长途跋涉的劳累,结合一路上的思考与讨论,马上投入撰写航校工作情况报告,将航校情况、下步任务和建议逐一详细列出。这个汇报稿长一万多字,以文字为主,并配多处表格数字,逻辑清晰,内容翔实。后来这份汇报稿经常乾坤的儿子常硌辨认,文字由他父亲常乾坤书写,表格由王弼绘就。
3月8日晚上,常乾坤、王弼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来到了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会址。里面灯火通明,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陈云、彭德怀、董必武、林伯渠、贺龙、陈毅、邓小平等中央首长已等候在这里。周恩来迎上前来同常乾坤、王弼握手,并且把他们介绍给中央领导,常乾坤和王弼向在座的首长立正敬礼。
常乾坤拿出汇报提纲,开始汇报。他压根也没有想到,今天有这么多的中央领导听他汇报,他看到党中央、毛主席这么关心航空事业的发展,十分激动,几次不知说到了哪里,还是王弼及时地补充。毛泽东等领导人对东北老航校的建设很感兴趣,在听取汇报过程中,不断插话询问学员来源、训练水平、装备数量、飞机性能、教学能力、保障条件等等,对创办航校取得的成绩十分高兴。当常乾坤谈到航校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已经培养出飞行、领航、通信、机械等各类技术人员500多名时,毛泽东连连称赞:“了不起,很好,很好。过去在延安办不到的事情,今天办到了。你们为今后正式建立空军做了准备工作!”这是毛泽东代表中共中央对东北老航校的工作给予高度赞扬和鼓励,也是对常乾坤和王弼艰苦创业取得的丰硕成果的充分肯定。
常乾坤、王弼的汇报和建议,使党的领导人对航校的情况有了基本的了解;并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提出为加强航校建设,加速培训航空人员,为创建空军做准备,应该成立一个全军的航空机构。1949年3月17日,中央军委决定从东北老航校抽调一批人员,组成军委航空局,负责统一领导中国人民的航空事业。3月30日,中央军委任命常乾坤为军委航空局局长,王弼为政治委员。同日,航空局在北平灯市口同福夹道7号开始办公。此时,党中央、毛主席由西柏坡迁到北平,空军的筹建工作也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北平--正式创建人民空军
军委航空局是以后人民空军领导机关的基础框架,是中央军委管理全国航空工作的业务部门,是正式成立空军之前的过渡机构。
随着解放战争形势的迅速发展,军委航空局的当时任务是接管被我军解放城市的国民党机场工作。仅1949年3月到10月,在航空局的主持下就接收了飞机113架,航空发动机1278台,航空器材4万余吨,各种航空工厂32座,航空技术人员2267名,还接收了大批机场,大大增强了人民空军的物资实力。同时,筹建空军的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之中。
1949年4月21日至23日,人民解放军取得了渡江战役的胜利。然而,国民党蒋介石并不甘心其反动政权的覆灭和失败。5月4日,国民党派飞机从青岛出发轰炸北平南苑机场。南苑机场原是我军在平津战役中攻克并接管的国民党飞机场,国民党军队对机场的情况了如指掌。因此,在猝不及防的情况下,机场损失惨重。两架通信机被炸毁,炸伤C-46、B-25飞机各一架,炸毁机库一座,房屋被炸毁20多间,还死伤了24人。
当时正在召开全国政协筹备会,引起中共中央的极大重视。周恩来副主席亲自对常乾坤和王弼说:“要召开政协会议,同党外人士协商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卫工作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地面的安全由罗瑞卿部长负责了?熏空中的安全你们能不能出点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