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乾坤、王弼非常清楚这个任务的艰巨性和重要性。当时条件和力量虽然有限,但经过努力,还是可能在北平地区组织一支小分队,担负起防空任务的。于是,他们当即肯定地表示:“行!”第二天,常、王二人就开始周密部署,调兵遣将。40名地勤人员、12名经过挑选的飞行尖子、10架作战飞机很快从各地调来南苑机场。6月初,人员和飞机全部集结到北平。飞行员们夜以继日地演练,决心以自己的最佳状态来保卫北平、保卫党中央。1949年8月15日,在北平南苑机场正式组建了人民空军第一个作战小分队,担负起首都的防空任务。这是空军担负防空任务的开始。
1949年10月1日,在举世欢腾的开国大典上,出现了一支由17架各式飞机组成的空中受阅机群,这就是从那支防空队伍中选出来的。当人民解放军的空中机群轰鸣着通过天安门广场,并按照预定方案进行精彩的空中表演时,30万群众的欢呼声和飞机马达轰鸣声汇合在一起,响彻古都北京,广场上成了欢呼沸腾的海洋。然而,这支空中队伍的任务并不仅仅是受阅,同时还担任着防空任务,战斗机上携带着炸弹,准备应对突然而至的空中袭击。对于中国空军来说,仅仅能够防空是绝对不够的。因此,筹建强大空军的事宜也在同期展开。1949年8月,刘亚楼受命率领代表团赴苏联商请援建中国空军有关事宜,于8月24日与苏联政府达成协议,由苏联帮助中国创办6所航校,其中轰炸机航校2所,歼击机航校4所,并售予中国各型飞机434架,派出专家878名来华协助工作。
10月18日,刘亚楼等回到北京,详细地向毛主席、周副主席汇报了出访苏联争取援助的过程以及回国后勘定校址、选派人员办航校的计划。周恩来高兴地说:“中央认为签订的援助计划很好。空军领导班子的任职命令即将下达?熏开办6所航校的经费优先保证?熏选调航空学员的命令军委已经发出。下面就需要你们敲起锣鼓,把建设空军的这台戏唱好。”
1949年10月25日,中央军委发布命令,任命刘亚楼为空军司令员,萧华为空军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王秉璋为参谋长。11月11日,中央军委电令宣布: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司令部正式成立,原军委航空局即行撤销,原航空局所有人员及业务工作全部交空军司令部。任命原军委航空局局长常乾坤为空军副司令员兼训练部部长,原军委航空局政治委员王弼为空军副政治委员兼工程部部长。
自此,新中国年青的空军脱颖而出,人民军队发展壮大的历史也揭开了崭新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