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历史>历史解密>

美国海军史上的“泰坦尼克”事件:飓风摧毁舰队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4-05-30 01:54:40

哈尔西

  1944年12月,一场名为“眼镜蛇”的强台风袭击了美国海军第三舰队下的第38特遣舰队。在事故中,美军有3艘驱逐舰沉没,146架飞机被摧毁或吹进海里,20多艘舰艇受到严重破坏,800余人丧生,损失仅次于“珍珠港事件”。美国海军老兵汤姆森·韦伯是这一事件的亲历者,2008年10月份的《海军史》杂志上刊登了他的回忆文章。

  一直以来,台风都是人们谈之色变的怪物,有时它还会影响甚至改变战局。这当中最为人们熟知的当属被日本史学家称之为“弘安之役”的著名战例。1281年,忽必烈出动大军攻打日本,结果在日本海被台风吞噬,全军覆没。二战中美国海军也遭遇过这样一次灭顶之灾。美国海军老兵汤姆森·韦伯是这一事件的亲历者,2008年10月份的《海军史》杂志上刊登了他的回忆文章。

  狂风初现

  1944年12月18日,在菲律宾吕宋岛以东约300英里太平洋面,远比日本军队更为可怕的敌人——一场被称为“眼镜蛇”的热带强台风,袭击了由绰号“公牛”的海军上将威廉·弗雷德里克·哈尔西所率领的美国第38特遣舰队。

  当时,我隶属美国海军预备队,在“奈汉塔湾号”护航航母(nehentabay)上服役。17日到19日,我从头到尾经历了这场台风。

  17日下午4点到6点,正好是我值班。我所在的“奈汉塔湾号”是一种比轻型航母还要小的袖珍航母,主要承担运输船队日常巡逻、尖兵和反潜护航等任务。此次,我们的任务是为支援哈尔西将军的补给船(主要是输油船)护航。

  当时,吕宋岛还在日本人手中,麦克阿瑟指挥美国陆军刚刚在吕宋岛西南的民多洛岛登陆。为了牵制并打击日军的航空兵力,14日到16日,哈尔西指挥第3舰队的主力第38特遣舰队对吕宋岛日军的航空基地实施了连续三天的攻击。连续作战使各舰船的燃油几乎快用光了,17日,舰队驶向菲律宾东面海域,准备进行海上补给和加油。

  午时刚过,庞大的第38特遣舰队出现从海平面上,一艘艘的战列舰、巡洋舰、航母,由无数的驱逐舰簇拥着,铺满了整个海面。它们朝我们缓缓驶来,无数舰载机腾空而起很快消失在吕宋岛方向。

  输油船在我们两侧的海面上依次展开,形成两条长队,庞大的第38舰队则停靠在它们旁边,耐心地等待加油。输油船队的一侧是各式重型舰艇,另一侧是较小的驱逐舰。驱逐舰加完油之后,就去替换那些在四周海面上负责守卫的驱逐舰。而那些重型舰艇加完油后,会退到后面去,让那些吨位较小的舰艇继续加油。

  这是我见过的舰船最多的一次,那场面真是壮观无比。不过,我还没来得及兴奋,就意识到今天的事情有些不对。平时战舰和输油船很容易就能实现对接加油,而今天却需要不断地控制船舵才能勉强保持双方的对接。一分钟之内,舵手先是向右摆了五度,然后又向左摆了七度。

  海面上的风力逐渐增大到了30节(1节=1.852千米/时),船开始变得难以控制。谁也没料到,一场强台风朝我们扑过来了。此时,海洋也变得越来越暴躁。大量的灰白色的海水,被大风搅成泡沫,摇摆着向我们扑来。“奈汉塔湾号”在不断变大的巨浪中剧烈地上下颠簸。刚开始我们试图往右舷船首方向转舵,结果巨浪突然掀起我们面前的船前端的飞行甲板,船转向了左舷方向;舵手再次迅速地转舵,左舷被控制住了,结果右舷又进入到下个浪头里面,船首又向右舷方向转去……调转舵盘已经不能平衡船体了!

  我们渐渐远离了其它船只。同时,通过无线电我们得知,整个船队正被狂风撕扯着,输油已经无法维持。

  然而这仅仅是个开始。天气还在迅速变坏,气压计显示,海面气压由中午正常情况下的29.81(英寸汞柱,1英寸汞柱=3386帕斯卡),下降到了现在的29.67。风力也在增大,风速达到了35到40节。

  无线电里不断传来其他船只的消息。一艘船报告说有人摔断了腿,几个人在向输油管靠近时被猛然扯出的管子击伤。然后又有消息说一艘驱逐舰上有人落水,人们根本无法救起他。

作者: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