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历史>历史解密>

中印之战被人遗忘的英雄部队:汽车运输兵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4-05-24 21:10:59
他们多次执行前线指挥部命令,将部队作战人员和弹药物资,按照具体要求分别送至中印边界我方前哨阵地--天文点、空卡、库尔斯堡、日土宗、孔西岗、康孜、加勒万河、班卡等要地。这些前哨阵地,大都在海拔高度4000-6000多米的高原山岗上,行车往来其间,不但道路险峻难行、高山反应强烈,而且在中印双方犬牙交错的路段上,常有印军的封锁和每天都有印军飞机对我战地车辆的袭击。

 

  在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正式拉开序幕后,支前人员前后有几次执行前指紧急命令,返回喀什和叶城,昼夜不停地向前沿阵地运送作战部队和军用物资:

 

  1962年10月9日,前线战斗正酣时,汽车连接到前指命令,迅即下山从喀什运送23辆车的作战部队、弹药到海拔6000多米的天文点阵地。他们不怕疲劳,持续行车4天4夜,走完了1300多公里的艰难路程,完成了任务。

 

  1962年10月21日,张林孝连长奉命急率18辆车返回叶城基地,火速运送炮弹、汽油到康西瓦。他们如离弦之箭,争分夺秒,一天一夜没睡觉,连续行车完成了第二次紧急任务。

 

  在每一次高原战地服务中,无论去哨所阵地车辆有多少,支前汽车连都事先指令一名干部或确定的负责人率队前进,做到队队有干部、车车有负责人,保证集体互助,人车安全。在每一次行车中,为了战斗的需要,为了抵抗疲劳与瞌睡的困扰,驾驶员们用吃冰、吃雪、脱掉帽子把头靠在车门窗上让冷风劲吹的办法,来驱除疲劳和睡意。他们尽心竭力维护好车辆,做到保养、运输两不误,保证车辆随时可以开动,每天的出车率达75%以上。这在参战的汽车运输单位中是最高的。

 

  自从上山以来缺氧引起的头晕、恶心、呕吐、流鼻血,周身发软等反应已成了家常便饭,高山上的寒冷是更不消说的了。他们为了战争的胜利,为了给祖国人民增光,为了给并肩作战的边防军人和自己争气,他们默默地忍受肉体上的痛苦。许多驾驶员曾经多次冒着生命的危险,在雪域高原驾车往来奔走,留下了一幕幕动人的可歌可泣的故事:

 

  有的驾驶员把车开到目的地时,由于高山反应已持续加重,已没有力气去打开自己的车门,体力已到了衰竭的地步,常常是目的地的战士去打开车门,并把他扶出驾驶室;有的驾驶员到达目的地,虽然能咬紧牙关把车门打开,但由于体力不济,却随车门的打开而一头载倒在地;有的驾驶员下车后即发生呕吐,但吐的却是吓人的黑水--浓浓的胃液呀;

 

  有的驾驶员,由于是带着高山反应坚持行车,用意志在与病魔搏斗,但人下车之后的瞬间,即进入眩晕的昏迷状态;

 

  ......

 

  这些驾驶员都是在用什么样的意志驾驶着车辆执行任务啊!这难道不是在与死神搏斗,用坚强的意志在克制自己肉体上的痛苦,而在争分夺秒地驾车吗!此情此景,不止一次地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流下了感人的泪水。有这样视死如归的精神,战胜印度侵略军应该是毫无疑义的。

作者: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