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16日,是国民党军队对解放军进行的最后一次登陆进攻战──发生60周年。回顾国共几十年的交锋,可看出东山岛战斗规模并不大,却是台海军事斗争史上的一个转折点。
东山岛,是福建沿海第二大岛,同大陆仅相隔一条约500米宽的八尺门海峡(现在已由海堤和大陆相连成了一个半岛)。该岛处于闽粤两省交界处,东临台湾海峡,南临广东的潮州、汕头,历来是海防军事要地。1953年7月16日,将此岛当成最大的一次“反攻”展示舞台,当地演出一场登陆与反登陆的激战剧目。80年代笔者撰写《金门之战》一书时,曾采访过当年在军委和华东军区主管过这次作战的老领导,也查看过国共交战双方的历史资料,深感这一场歼敌不过数千的作战在解放军战史上虽然只算一场小仗,却使蒋介石父子从此不敢再采取攻势,所谓“”只成为一句凝聚岛内国民党人的口号而已。
筹划反攻
东山岛登陆战的发生,是当时的国际战略形势所促成,也反映出当年中国的国共双方同美国复杂的“三角”关系。
1949年国民党在大陆失败,剩下50多万军队连同100多万官员和眷属逃到台湾。当时中共中央确定了“解放台湾”的作战规划,美国为防止新中国倒向苏联而宣布“无意干预台湾形势”,国民党当局在1950年上半年一度感到危若累卵。不过,1950年6月27日美国总统杜鲁门以朝鲜战争爆发为借口,宣布出兵朝鲜的同时也派第七舰队进入台湾。
过去国内有些人曾认为,是朝鲜战争导致美国干预台海而使台湾问题无法解决,其实若仔细研究一下美国早在80年代按30年解密期而公开的档案,便可知道这一看法并不正确。美国决策层下决心干预台湾,关键因素是1950年2月中苏签订了友好同盟互助条约,4月间国家安全委员会第68号文件便标志着要在远东采取“强硬”手段,对南朝鲜、台湾都要控制,利用朝鲜内战为由派军队入台只不过是临时找来一个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