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在和卡特关于出兵越南的私下谈话中,第一次提起了援助柬埔寨游击队抵抗越南侵略者的问题。根据官方报告:“总统问到泰国是否能接收援助然后转给柬埔寨人。邓小平说可以,并说他考虑应提供轻型武器。泰国正准备向泰柬边境派一名高级官员以保证通讯的安全。”华盛顿和北京事实上在联手通过泰国向柬埔寨提供援助,这等于间接帮助红色高棉的残余力量。美国官员谨慎地向北京强调美国“不能支持波尔布特”,并欢迎中国作出保证说波尔布特已经不再完全控制红色高棉了。然而这点儿良心上的安慰并不能改变事实。事实是华盛顿给“柬埔寨抵抗运动”提供物质和外交支持,而政府一定知道这种支持会帮助红色高棉。卡特之后的里根政府沿用同样的战略。美国领导人一定想好了,等柬埔寨抵抗运动得胜后,他们或他们的继任者再反对柬埔寨抵抗运动中的红色高棉分子。过了10多年越南撤出后,美国确实是这样做的。
美国的理想遭遇了地缘政治的现实需要。美国对这件事的态度不是因为它无原则地只顾自身利益,也不是出于虚伪:卡特政府必须在战略必需和道德信念之间二选其一。他们决定,为了使道德信念最终得以实现,首先需要在地缘政治斗争中取胜。美国领导人面对的是政治家都会遇到的难题。领导人无法决定历史给他们提供何种选择,更无法要求提供的选择必须清楚明白。
美国国防部长哈罗德·布朗的访华,把几年前还不可想象的中美合作又向前推进了一步。邓小平欢迎他说:“你的访问本身具有重大意义,因为你是国防部长。”几位在福特政府供过职的官员明白此话的言外之意,邓小平在暗示曾对施莱辛格国防部长发出过的访华邀请,但福特撤了他的职,访华的事也就不了了之。
布朗访华主要是为了确定美国与中国的军事关系。卡特政府断定,中国技术和军事能力的增强对全球平衡和美国国家利益有好处。布朗部长解释说,华盛顿“对苏联和中国作了区分”,愿意向中国转让某些不会提供给苏联的军事技术。而且,美国还愿意向中国出售“军事装备”(比如侦察设备和车辆),虽然不是“武器”。另外,美国不会干涉它的北约盟国向中国出售武器的决定。卡特总统在对布热津斯基的指示中解释说:
美国不反对我们的盟国对与中国在技术敏感的领域进行贸易采取更积极的态度。一个强大安全的中国符合我们的利益-我们认识到并尊重这一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