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3月16日下午,北京。外交部第三次“对越自卫还击作战”新闻发布会座无虚席。外长黄华与广西、云南前线指挥部通电话后,向中外媒体宣布:参加这次边境战斗的中国军队胜利完成作战任务,已于当天全部撤回国内,“中国在越南从此已无一兵一卒”。历时28天的战争理论上就此结束,但事实上,中国参战的50多万名官兵中,仍有数百人下落不明。有的已流尽最后一滴血,长眠在亚热带红土地;有的因负伤或迷路未赶上部队,正在异国密林中遭受饥渴与恐惧的煎熬。而更多的失联未归者,已被解除武装,在越南人枪口下痛苦而屈辱地度日,他们已成了“战俘”。
直到硝烟散尽的当年5月,交战双方互报战俘名单,中方才知道:解放军在这次“惩越之战”中总共有239人(448团占202人),其中一人因伤病死于羁押期间,实际交付遣返者为238人。另有少数失联战士经过艰辛跋涉,在战后一、两个月中陆续归队,虽然被折磨得皮包骨、遍体鳞伤,但总算躲过了被俘的厄运。
归来的238名官兵在医院接受体检或治疗后,一律送到南宁市郊的吴墟机场的“学习班”。他们在这里没有行动,且必须接受审查人员夜以继日盘问,详述经过与在押期间的表现,同时还得检举他人变节行为、“有损祖国利益”言谈等。
可怜这两百多名战俘,才出外国的牢狱,又进祖国的囚笼。几个月后,严苛的审查终于结束,238人无一例外,都失去了解放军的军籍。情节轻者,带着有污点的人事档案复员回乡;情节重的,开除党籍、记过降级。那位带领全连向越军投降的50军150师448团连长,以军人渎职罪被判刑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