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历史>历史解密>

抗战时潜伏在汪精卫身边的中共情报小组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4-05-13 10:52:44


  陈一峰,又名陈汝周,是个经验丰富的人员。他毕业于东吴大学,1936年在上海加入中国共产党,曾由组织设法安排,打入日本《读卖新闻》上海支局任特约记者,同时兼任《马华日报》的通讯员,在从事新闻采访时,进行情报工作。因此,他到南京伪“维新政府”的“中联社”担任首席记者,在从事新闻采访时进行情报工作,可谓是得心应手。

  西里龙夫与陈一峰先后在南京任职,标志着“上海站”开始进入南京开展情报工作。

  南京是侵华日军的指挥中心,又是伪中央政府所在地,因此,它既是人员活动最危险的地方,但又是情报来源最丰富的地方。

  西里龙夫与陈一峰利用自己的首席记者身份,在南京常常搜集到许多重要,送往上海。



  1939年4月,上海站派遣张明达(又名方知达),到南京担任交通,专门负责为西里龙夫与陈一峰传递情报。张明达曾参加过1932年第十九路军在上海宝山的对日作战,后来领导过农村游击队。他奉命来南京做情报联络工作,先在南京夫子庙朱雀桥北堍开了一家小百货商店作为职业掩护,经营香烟与化妆品等。小店斜对面是伪政府的实业部,西边不远处是日军宪兵队,东边是一家妓院。陈一峰常到这家小店买香烟,买卖之间,便传递了情报和指示。后来为怕时间长了会出问题,陈一峰通过朋友将张明达介绍到伪政府体育协会当小职员。这样,张明达在南京伪政府中有了合法身份,但每天得按时上班,行动不自由,一旦有紧急情报,无法及时送出。不久,陈一峰让张明达看到报纸上有“中联社”招考联络员的启示,就去报名应试,结果当然被顺利录取。张明达当上了“中联社”的联络员,其工作就是和另外两名联络员轮流乘火车,将“中联社”的新闻稿送往南京到上海沿线各城市,为这些城市的“中联社”支社、各报馆、各地方伪政府提供新闻消息。张明达乘机夹带传递西里龙夫与陈一峰获得的情报,既省下路费,还有工资,更重要的是大大减少了风险。

作者: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