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历史>历史解密>

抗战时潜伏在汪精卫身边的中共情报小组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4-05-13 10:52:44

  节选自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季我努学社顾问 经盛鸿着《南京沦陷八年史》

  (一)

  南京沦陷后,成为日占区政治、军事与经济中心城市,自然成为地下组织活动与工作的重点之一。

  中国共产党的有关组织与部队,遵照中央规定的在日占区大城市工作的方针与方法,先后在南京秘密建立了多个地下组织与多条活动路线,开展秘密的抗日工作。

  首先派遣人员进入南京开展工作的组织,是中共“上海站”及其领导下的“南京情报组”。

  由于日军在1937年12月占领南京后实施的大规模血腥屠杀及其以后的严酷统治,使得组织在较长一段时间内难以进入南京立足。只有中共组织“上海情报站”,利用其日籍成员的关系,首先将触角伸向南京。



  中央在期间的组织是中央保卫部与情报部,1939年10月以后改组为中共中央社会部。其组织系统是垂直领导,而不与中共地方组织发生关系。日军占领上海后不久,中共中央情报部就在上海设立情报站,负责人是潘汉年。“上海情报站”除中国籍成员外,还有日籍中共党员西里龙夫、中西功等人。这些日籍中共党员原是佐尔格领导的共产国际上海情报组织的成员。后来佐尔格与尾崎秀实被派赴日本工作,这些日籍中共党员就在中共情报系统中工作。西里龙夫的公开身份是日本同盟社记者,中西功则在日方“南满铁道株式会社上海事务所调查室”任职。

  1938年3月,日“华中派遣军”司令部从上海迁来南京,司令官为畑俊六大将。日“华中派遣军”司令部报道部将西里龙夫调到南京,担任日本同盟社南京支社的首席记者。这也是系统人员首次进入南京。1938年3月28日伪“维新政府”在南京成立后,组建“中华联合通讯社”(“中联社”),于1938年8月1日正式成立。经过西里龙夫的巧妙安排,“上海情报站”的成员陈一峰考入“中联社”,并很快就担任首席记者。

作者: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