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组人员允离境
2001年4月12日,中方在海口美兰机场向美方移交了美EP-3侦察机上的24名人员,允许他们乘坐政府租用的一架商业包机从海口出境回国。当天距西方的复活节还有两天。
在处理美军机上人员问题上,我们始终做到入情入理。美方部分人员回国后抱怨说他们受到了严格监控和长时间审讯,说我们把他们当做“人质”扣押。这些人弄错了自己的身份。要知道,他们并不是游客,更不是贵宾。他们是不速之客,是对国家安全和主权构成威胁,撞毁中国军用飞机,致使中方飞行员牺牲的情报人员!我们完全有权对他们进行必要管束,也完全有权要求他们配合调查取证。
尽管如此,我们还是本着人道主义原则,并根据中美领事条约的有关规定,安排使、领馆官员先后五次探视,并安排美方机上人员给家人打电话报平安,向他们转交美方送来的日用品,允许他们通过电子邮件与家人联系等。后来,布什总统在美方机上人员返回美国后发表讲话,承认他们“健康状况良好,没有受伤,也未受到不当对待”。
经过与美方的较量,围绕“撞 打掉气焰再磋商机事件”的斗争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事情并未结束,下一阶段将转入如何处理美方飞机的问题。
从2001年4月中旬开始,以外交部美大司司长卢树民为团长的中方代表团与以防部副部长帮办维尔加为团长的美方代表团,就如何处理美方军机问题,在北京进行了反复谈判。
对“撞机事件”的处理,据说美方内部特别是国务院和国防部之间一直存在分歧。两家都在想方设法争夺处理这一事件的主导权。所以,在谈人的问题时,是国务院主导;现在该谈飞机了,则变成主要由军方主导。这一次的美方代表团主要由国防部和美军太平洋总部的军官组成,美国国务院仅派了两名官员参加。
这些人以前没有和人打过交道。他们一上来就摆出一副颐指气使的架势,这是他们同其他国家打交道时的惯有态度。还有人甚至妄言,以前美国飞机也出现过迫降在别国的情况,其他国家都是很顺利地将飞机还给美国,不仅如此,还得给美国飞机加满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