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历史>历史解密>

揭秘中国二炮40年发展:完全具备精确打击能力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4-05-12 01:55:20

  1957年岁末,中央军委决定创建战略导弹部队,并要求炮兵司令部尽快成立地地导弹训练大队。随后,来自全军部队及科研单位的600多名干部、战士在这里开始了战略导弹部队艰苦的创业。就是这些功臣,从组建核研究组到试验成功,只经历了6年的时间,让中国成为当时世界核武器研制时间最短的国家之一。但当时的核大国的首脑们对中国的成就还不屑一顾,赫鲁晓夫甚至十分有把握地说:“离开了苏联的帮助,中国的原子弹响不了。”毛泽东则针锋相对地表示:“中国的原子弹要响了,我要送给赫鲁晓夫一个一吨重的奖章!”

  这一年,中央军委决定建设战略导弹发射阵地,时任副总参谋长的张爱萍将军带领一班人马,跋山涉水、风餐露宿,深入北国原始山林实地考察。

  1984年10月1日,战略导弹方阵驶过长安街,第一次向世人揭开神秘面纱。

  1964年,第一枚自行研制的中程地地战略导弹在甘肃酒泉基地发射成功。同年,中央军委正式下达组建第一个战略导弹阵地的命令。来自全军88个单位的数万名官兵,陆续向北国某地大山密林深处秘密汇集。就在这支部队进山不久,一支支担负同样使命的部队开进了中原古岭、南疆密林、西部高原……

  同年10月16日,第一颗原子弹在新疆罗布泊爆炸成功。从此,中国成为世界核俱乐部的第五个成员。西方政治家喝着咖啡决定中华民族命运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10月17日,国务院总理周恩来致电世界各国政府首脑,阐明中国对于核武器问题的立场:中国政府一贯主张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中国进行核试验、发展核武器,是被迫而为的。中国掌握核武器,完全是为了防御,为了保卫中国人民免受核威胁。中国政府郑重宣布,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中国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

  羽翼渐丰的岁月

  周恩来:“我们要用导弹把原子弹打出去,用行动来回答舆论的挑战。”历史终于迎来这一天。1966年7月1日,时值中国共产党第45个生日,一份印有周恩来签发的经毛泽东主席圈阅的红头文件,正式宣告:在东方这片古老的热土上,中国战略导弹部队的领导机关在北京诞生了。

  由于中国战略导弹部队是在极其秘密的情况下组建的,考虑到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没有使用“战略导弹部队”这个称谓,而是叫做第二炮兵,从此,第二炮兵成为人民解放军序列里一个独立的兵种。就在这一年,各发射部队带着自己的装备告别了城市,驻进了深山密林、戈壁荒原,成为中国军事领域里的一个“谜”。

作者: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