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军事>大陆军事>

歼20战力不容小觑:北斗制导武器成制敌利齿(5)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5-05-26 10:49:39

  陆基战斗机上舰一般来说尺寸有有所扩大,体型与歼-31类似的F-35在发展为舰载机F-35C的过程中,空重增大到15700千克,机翼面积从42.7平方米放大接近20平方米达到了62.1平方米。F-35在改进改型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歼-31一样必然会遇到,舰载机最重要的特性就是确保在低速状态有足够的升力,而歼-31样机较小的机翼面积无法满足在航母上起飞或者着舰的需求,只能和F-35C 一样靠放大机翼实现,而放大机翼增大空重又必然需要更大的机翼,形成一个水多加面,面多加水的循环。

  歼-20则刚刚相反,其鸭翼布局和巨大的机翼天生就适合改造为舰载机,需要进行的改动幅度小很多,需要带来的增重也更小。实际上其设计上本身就考虑了未来在航母使用的需求,为此搭配了极为强壮的主起落架支柱,并将其连接在机身最强的翼根处,这个设计与F-14类似,是最适合舰载机使用的起落架安装方式。

  按照上文分析,中国航母舰载机的争论似乎已可定局,歼-20无疑更有优势,但是,歼-20也有着弊端,关键就在于中国未来航母的排水量。重型舰载机是好,但是如果航母的尺寸跟不上,具体的战斗力分析,也是值得商榷的,以中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前身“瓦良格”为例,为了满足最大起飞重量的苏-33,不得不采用滑跃甲板,而且牺牲了一定的载弹量和航程,歼-15尺寸重量与苏-33相仿,结果显而易见。歼-20如果上舰,面临的问题同样严重。

  中国未来航母如果采用全直通甲板,走大型航母路线,无疑歼-20将更适合上舰,但是按照海军舰艇的研发规律,一般来说,中国未来航母不会一蹴而就选择直通甲板弹射起飞方式,而是会借鉴辽宁舰的经验 ,预计会有1-2艘升级版“辽宁舰”的过渡阶段,然后再根据自身情况,发展大型直通甲板航空母舰。这个周期预期将在10-15年左右。预期到那时,歼-20上舰的时机将更加成熟。

  发展重型舰载隐身战斗机将确立中国在世界舰载机技术上的优势地位,由于F-35C具有先天技术缺陷,在歼-20舰载型战斗机面前,F-35C在空战能力上将处于明显劣势,这将是美国自1944年以来,首次出现对手的舰载战斗机优于美方的情况,这将让美军难以接受,美军很可能将加速新一代(美称第六代)舰载战斗机的研制进度。在美军NATF计划下马之后,中国的重型舰载隐身战斗机将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种重型舰载隐身战斗机,它将开创人类舰载飞机发展的一个先例,成为世界舰载机发展的伟大里程碑。

  对于舰载战斗机的发展,存在一个说法,认为中型战斗机由干体积较小,所以能在航空母舰上部署较多数量,对于航空母舰来说是最好的选择。作为例证的是美国的F/A-18“大黄蜂”系列,法国的“阵风”-M等。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推荐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