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早在1968年7月,我国空军就提出了垂直/短距起降战斗机的预研课题,并于次年9月正式下达了代号“四号任务”的研制任务,计划以“歼-6“为基础平台进行研发。“四号任务”的具体方案是在“歼-6”机身下方安装4台升力风扇,从“涡喷-6”丙或“涡喷-9”发动机引气进行驱动。然而受到缺乏基础研究和技术储备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四号任务”进展迟滞,并最终于1972年3月下马。

几十年后的今天,经过无数航空人的努力,我国在飞机、发动机的设计制造以及材料、工艺的技术储备上,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航空制造基础;特别是通过三代机和四代机的研发,使平台设计制造技术、多余度数字电传操纵技术和发动机全权限数字控制技术等日趋成熟,也使中国垂直/短距起降战斗机项目的重启具备了一定的可行性。
歼-31战机与F-35战机的隐形能力不相上下,综合作战能力比较接近,歼31战机只要经过垂直起降等方面改装,完全可以成为中国未来具有隐形性能的垂直起降舰载战机,届时将大大提升中国军队的整体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