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军事-图片-财经圈

主页>军事频道>中国军情>

俄媒曝中国神秘利器 美军舰机或在劫难逃?(7)

来源:米尔网 时间:2016-05-05 01:13:01

  资料:俄罗斯军事观点网11月5日报道,中国作战飞机的研制从30年前开始形成,主要受越南战争的影响。这场战争的“主角”是美国空军的F-4“鬼怪”。而中国研发新一代歼轰机的直接推动力是1974年西沙群岛自卫反击战的结果。中国强-5强击机和歼击机歼-6的作战半径不够为登陆提供空中支援。而由于担心会被拥有超音速战机F-5E的越南空军造成大面积的伤害,没有使用轰炸机轰-5。航海瞄准系统、通信和控制系统的不完善,同时缺少电子侦察和电子对抗的现代手段,使得空军作战变得困难。这样一来,中国海军被迫在没有空中支援的情况下作战,而第一架解放军海军飞机在西沙群岛被完全控制几小时之后才出现在西沙上空。

  西沙群岛的事件有力的推动了现代攻击机的研发。中国军方领导人得出结论,国家的经济和航空工业的状况不允许同时进行两个独立的飞机研发项目。于是就决定研发一款能分别满足海军和空军的飞机。经过初步的研究得出结论,解放军海军和空军需要一款超音速全天候攻击机,来取代轰炸机轰-5和强击机强-5,不仅可以进行战术攻击,还可以进行大纵深战役。除此之外,海军代表坚持要求双引擎和双座。项目的第一阶段计划在歼-8B的基础上研制新机型。这保证了飞机队伍的统一,大大降低了生产“歼击机”和航空攻击系统的成本。

  但是为了完成防空任务,这种飞机的三角翼被“削尖”了。于是中国军方对于它在歼轰机活动的高度和速度范围内的有效性产生了怀疑。下一个候选机型是强-6。计划将强-6变为中国版的苏联米格-23BN(之前中国从埃及获得了几架这种飞机)。

  中国专家熟悉和理解俄罗斯工艺和设计方法,可以在相对较短的时间里,以较为合理的成本,制造出一架新型歼轰机。由于米格-23BN缺少搜索地面、空中和海上目标必需的雷达,只有激光测距仪。于是决定把在越南击落的F-111A的飞机的雷达安装在新机上。最终权衡所有利弊之后,中国专家认为完全符合要求的是尺寸和重量接近美国“鬼怪”的飞机,称为歼轰-7。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推荐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