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航母绝对不是辽宁舰翻版?
通过官方最近公开的消息,我们可以大致推断出国产航母的吨位和“辽宁”舰相仿。第一艘国产航母以“辽宁”舰为基础进行设计优化,方便、可靠、风险较低。但国产航母绝对不是参照“辽宁”舰进行简单的复制,在总体设计原则、设计标准和规范上,中国对航母的认识和苏联航母有着巨大的差异。
美苏航母思路大相径庭
舰艇设计中,通常根据各种硬件设备为标志划分成许多系统、分系统。因此航母按系统可划分为:航空系统、作战系统(包括电子系统和武备)、动力系统、电力系统、辅助系统以及舰体结构与舾装,这些分系统应满足各自的功能、性能和物理特性。它们之间既相互关联又存在各种矛盾,因此在总体研究设计过程中须根据任务需求和性能要求,对这些系统的优先等级进行排序,协调解决。“辽宁”舰为代表的苏式舰艇如何权衡利弊,我们可以从前人做的研究中寻找答案。
冷战时期西方国家针对美苏两国海军的各型水面舰艇的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其设计特性,并按照主要性能追求进行排序,结果如列表所示:
优先级 美国海军 苏联海军
1 电子系统 武备
2 适居性 动力
3 自持力 电子系统
4 武备 自持力
5 动力 适居性
可见,苏式舰艇是围绕着强大的武备火力展开设计,他们对于电子设备、自持力和居住性要求较为低。这从舰艇设计的角度印证了苏联海军以水面舰艇作为主要打击力量,强调其先发制人的攻击能力,甚至有将海上舰艇作为消耗品的思维。美国海军“轻视”武备是考虑到舰队中的攻击火力来源于舰载航空兵,而适居性重视的区别体现了两个国家不同的兵役制度。
虽然上述对比并非直接针对两国的航母,但苏联航母仍充分体现了苏联海军重视火力的传统,大量搭载远程反舰导弹,并以“载机巡洋舰”著称,其实过于强调武器系统会对航母最重要的航空系统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如何按照作战需求优化航空系统,是国产航母的重点改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