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15日,现年52岁的河南人徐晓,实现了自己多年以来开店的梦想。当天,“稻花香火锅城”正式开张营业,这是一家上下两层楼、共设有30张桌子的大型餐馆。该店自开张以来,生意兴隆,无论是午餐还是晚餐时间,当地的食客都挤满了火锅店。
写到这里,很多人会觉得这只是中国一个司空见惯、稀松平常的事。但是,徐晓开的这家店,并不在北京或上海这种中国大都市,而是远在欧洲大陆上的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东欧的民众去中国要坐9个小时的飞机,这家匈牙利最早的中式火锅店,把远在千里之外的美味佳肴带到了当地,让匈牙利人也能品尝到中国的饕餮大餐。
我此刻正在东欧和中欧各国出差,旅程前后共有十天,现在这篇文稿是我在维也纳一家酒店写就的。我到达布达佩斯后,跟当地接待我的人提出:“布达佩斯现在人气最旺的餐馆在哪儿,请带我去吧。”结果,他们带我来到了“稻花香火锅城”。入座之后,店里的中国服务员虽然匈牙利语流利,但他可能以为我是中国客人,于是用中文问我:“要中辣还是要微辣?”接着端上桌的盘子里,盛有羊肉、蘑菇、豆腐、香菜还有麻酱味碟等等,跟在中国吃的鸳鸯火锅没什么两样。主食我点的是饺子,味道也很地道好吃。女老板徐晓面带微笑地来到我这桌,于是接下来我们愉快地交谈了两个小时。从她口中,我听到了这个成功的商界新秀的故事。“1987年,我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在北京一所中学教书。后来,听闻匈牙利正在招募教中文的老师。于是,1994年,我下定决心前往欧洲。再后来,我进了布达佩斯的一家律师事务所,与当时在布达佩斯的一个福建男人结婚。为了让出生的小孩获得匈牙利国籍,我们决定继续定居布达佩斯。
由于匈牙利不临海,饮食生活基本上以肉食为主。我每次回国吃火锅都感觉特别美味,但是在匈牙利当地却吃不到。我觉得匈牙利人一定能喜欢上火锅的味道。于是,我辞掉了多年在律师事务所的工作,并且把所有存款都投了进去,开了这家店。“布达佩斯当地有超过两万名中国人,我想,如果匈牙利人接受不了火锅的口味,这家店也可以面向中国顾客继续经营。但匈牙利人的口味跟我预计的一样,他们非常喜欢中国式火锅。让匈牙利人感到惊讶的是,如此美味的吃肉方法,他们以前居然都不知道。一名波兰的投资人发现了中式火锅店的火爆情况后,提出一定要在波兰开一家分店。我希望,今后能够在东欧诸国开更多的中国式火锅店。”徐晓说。
这次在“稻花香火锅城”呆了几个小时,让我重新思考中国在欧洲的影响力这个话题。实际上,我今天在维也纳,也好几次感受到了“中国体验”。
我所住的酒店是俗称“金字塔酒店”的一家大型酒店。今天早上,我到一楼餐厅去吃早饭,发现自助餐厅的一角有很多人在排队盛“ricesoup”。排在队列最前面的几乎都是来自中国的房客。没错,贴着“ricesoup”的标签就是“粥”的意思。然而,我再观察一会儿,发现一直以来只吃面包的英国人,也很好奇地喝起了“ricesoup”。结果喝过之后,这名英国人兴奋地告诉与他一起出差的同事,说:“这个很好吃!”于是,几分钟后,这张桌上的四个人全都在喝“ricesoup”了。
中午,我去了与法国凡尔赛宫齐名的美泉宫。这里的导游介绍道,全殿共有1441个房间,其中最常用的、也是玛丽亚·特雷莎皇后(MariaTheresia)最钟爱的,是“中国的小房间”。该房间从墙面、家具到起居用品,全部都来自中国。我从前在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参观了奥斯曼帝国的托普卡帕宫,我发现帝国苏丹(即皇帝)所拥有的众多宝物,大部分都是中国造的,这也曾让我惊讶不已。
在这次旅行中,我从东京乘坐12个小时的飞机在抵达德国法兰克福机场的时候,一开始我就感受到了中国的影响力之大。首先,机场里挂着一副巨型广告,上面写着“交通银行(行情601328,买入)”四个汉字。毋容置疑,德国人是不认识这几个汉字的;在当地的啤酒节广告中,德语和中文并列标记。此外,无论去东欧或中欧的哪个城市,都能看到众多中国游客,以及挂着“可使用银联卡”牌子的商店。今晚我刚去听了一场莫扎特的音乐会,演奏开始前,会场不仅播放了德语和英语的广播,还有中文广播。
在我20岁的时候,正值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期。当时,无论是去美国还是欧洲,我都能感受到日本的威力。世界上到处都是日本制造的汽车和电子用品,不仅是亚洲人,连欧美人都在拼命地学习日语。此外,在巴黎、罗马和纽约等地,日本游客都在“爆买”。然而这次我来欧洲旅游,却完全感受不到日本的影响力。情势已经大为改观,大有“亚洲=中国”的势头。
在目睹了这一变迁之后,我想提出一点想法。如果仅仅依赖经济实力,万一中国今后经济增速放缓,是否会像过去的日本一样,在欧洲的影响力荡然无存了呢?但是,厚重深远的文化底蕴却是可以超越国界、无声地浸润到其他国家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比起增加可以使用银联卡的商店,大力发展“稻花香火锅城”的分店,也许显得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