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军事-图片-财经圈

主页>商业报道>商业评论>

房价面临失控 市场出现恐慌

来源:投资快网 时间:2016-09-04 15:57:00

  上海楼市疯了!最近,随着一些地方“地王”频出,关于出台严厉调控措施的传言越来越多。然而,讽刺的是,调控传言不仅仅没有稳定市场情绪,反而导致卖房者出现了更大的恐慌。上海人为什么着急离婚买房,因为今年“3.25”新政后很多人一下子失去买房资格的血的教训让一些人闻调控色变,多年来房地产调控政策的事实告诉卖房者,调控不仅不意味着房价的回落和市场回归理性,而几乎意味着新一轮的疯涨,很多地方出台的调控措施成了稳定或者助涨房价的风向标,而且屡屡应验。坦率地说,中国的房地产调控真正陷入了“塔西陀陷阱”,不管政府出台任何政策,大家都对政策本身失去了信心。

  最近的一系列有关房地产的数据也意味着,所有人的恐慌不是偶然的:第一、今年7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4636亿元,其居民中长期贷款增加4773亿元,非金融企业贷款减少了26亿元。居民新增中长期贷款也就是房贷,房贷超过了新增贷款的数量,意味着企业的贷款额在下降,老百姓都去买房子了;第二,前七个月,个人住房贷款在2.8万亿左右,商品房销售额57569亿元,房贷销售比达到了50%左右,和美国次贷危机前的数据相近;第三、前7个月超过10亿的“地王”超过了300宗,成为房地产市场化以来“地王”最多的一年,而且“地王”出现的城市区域不断扩展,总价地王、单价地王的记录不断被刷新;第四、很多“地王”制造者都利用很高的杠杆拿地,今年花了350亿买地的融信中国(港股03301),其去年的销售收入不到300亿。

  在实体经济低迷,房地产政策的公信力丧失殆尽、房价疯狂上涨、土地市场不断加杠杆、地方政府通过饥饿营销控制土地供应的情况下,房地产市场出现任何政策,任何喊话,任何举措都已经对市场的参与者不起任何作用,房地产政策陷入了“信任陷阱”。面对房地产市场的失控,尽管5月份“权威人士”在人民日报喊话:“房子是给人住的”,“我们明确了股市、汇市、楼市的政策取向,即回归到各自的功能定位,尊重各自的发展规律,不能简单作为保增长的手段”,政治局7月份的会议提出“抑制资产价格”,但面对大家对政策的不信任,整个房地产市场在成功脱离去库存的主题之后,陷入了真正的癫狂状态。

  中国房地产市场已经失控,而失控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没有多少人相信政府真的会打压房价,当百业凋敝只剩下房地产的时候,任何下重手的政策都被参与者视为做戏。

  失控之后的房地产市场会如何?其实也没有那么可怕,居民不论如何加杠杆,风险其实没有那么大。可怕的是控制土地供应的饥饿营销政策和土地市场的加杠杆。对于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和大城市,任何调控措施都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何况这个市场已经发展到今天政府难以控制的规模。面对如此庞大的市场,政府既无能力推动去库存,也无能力调控房价。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晴天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推荐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