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军事-图片-财经圈

主页>商业报道>商业评论>

产品才是核心竞争力 银企信息不对称仍待改善

来源:证券时网 时间:2016-08-31 14:38:14

  或许舆论更多的是反映经济下行期,中小企业如何举步维艰,这样类似的论调说多了,也就给外界留下了实体经济生存困难的印象。但实际上,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地域受经济大环境影响的关联性是有差异的。有些企业确实更能感受经济下行带来的“寒意”,但也有些企业非但不受外界大环境的拖累,反而逆市飘红。千万家中小企业就在全国各地经历着“冰与火之歌”。

  证券时报记者近日走访多家深圳的中小企业,在当地,目前经营生存情况尚可的企业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从事新兴产业(爱基,净值,资讯),这类企业由于正处于行业增长期,几乎未受经济周期影响;一类则是从事传统行业,正经历主动转型,谋求重现往日生意的红火,但这一过程也痛苦艰难。

  不过,多位受访的中小企业主均表示,企业经营的核心竞争力是产品,这一点跟经济环境并没有很大的关系,那些产品和技术更新快的企业总会有市场,相反,抱残守缺、“吃老本”的企业才更容易跟着经济大流走。

  生存法则:做强产品 做大自主品牌

  深圳格林德能源有限公司是2011年才成立建厂的中小企业“新兵”,主要生产各类高新节能电池。这几年来,营业收入一直保持着每年50%以上的增长,从最初的1年1000万元左右的营业收入,做到去年超2亿元的业绩。公司总经理助理胡亚文向记者表示,电池行业并非新兴产业,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这个行业已经有很多大小企业的参与者,近两三年来,随着经济形势发生变化,电池行业也经历了一轮“洗牌”的过程,现在做的比较好的企业大多在产品方面有很强的竞争力。

  “产品竞争力才是成功的秘诀,电池行业一些知名的大企业现在的经营状况也是很艰难,这主要是因为它们产品更新的速度比较慢。”胡亚文说。

  据胡亚文介绍,公司每年都会拿出5%的营业收入专门用于技术研发,这个员工不足1000人的企业甚至成立了多位博士带头的研究院。公司一开始主要生产平板电脑的电池,后来向移动电源领域拓展,目前生产重心又向用于无人机、汽车启动电源等中低倍率电池领域倾斜。

  “技术研发跟得上,就会加快产品的更新速度。产品调整快,才能有竞争力。”胡亚文称。

  与格林德公司情况相类似的还有一家主要生产手机保护膜的公司——深圳市领域实业有限公司,据公司总经理卢毅介绍,近几年正值智能手机快速发展期,该公司由于在手机保护膜方面拥有较好的技术,目前已经与国内外主要智能手机生产商合作,甚至有国内知名智能手机生产商与其联合研发手机保护膜。自2014年至今,公司营业收入年均增长率在60%左右,预计今年能达到8000万元。

  不过,相比之下,深圳康荣电子有限公司的日子就不如上述两家企业好过。康荣电子是做家用电视这个传统行业起家的,此前为各大电视品牌商做贴牌生意。据公司总经理杨国和介绍,做家用电视时,生意一度好到年销售额超2亿元。但后来随着这个行业的“产能过剩”,企业间都搞恶性竞争压低价格,导致毛利润几乎为零,于是公司在去年开始谋求转型,产品向智能电视和广告显示方案设计等领域发展,服务类型也从过去的贴牌生产(OEM)向定制服务(ODM)转型。

  “虽然现在的营业收入不如之前高,但有了自主品牌意识并进行产品转型后,公司毛利润率是提高了,之前行业竞争激烈时,几乎就没有利润可赚,未来的目标是将毛利润率提高到30%,现在一个月的利润大概在60万~70万左右。”杨国和说。

  与杨国和类似进行“二次创业”的不再少数,深圳乐源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志坚称,公司以前主要做电子显示屏,现在也开始“转战”VR设备这类新兴产业。据了解,不少传统的制造业企业正通过技术改造和“产品生产+定制服务一体化”谋求转型,工业继续向高端化发展,并由过去单一地从事第二产业,转向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并重,甚至是转向完全的第三产业。

  根据深圳市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深圳市第二、第三产业结构由上年同期的41:59优化为39:61,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分别为35%和65%。第三产业比重首次超六成,而以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为主的营利性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突出。此外,全市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速高于GDP和规模以上工业3.5个和4.6个百分点。

  融资难在银行 融资贵在民间

  提及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是绕不开的话题。多家深圳的中小企业主向记者反映,对于中小企业而言,从银行获得融资支持最大的困难,在于银行审批流程很长、审批制度较为僵化。

  “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申请一般至少耗时一个月,批下来的贷款期限都是一年期左右。但现实情况是,很多中小企业的资金使用需求是来得快、去得也快,比如集中在年末或年初。因此,很多银行贷前审批时间长,容易错过企业的用钱高峰;而贷款期限长,又会增加企业不必要的资金成本。”林志坚称。

  胡亚文也反映,不少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审批,都是按照对待大企业那套流程进行,要求企业提供完备的“三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和损益表),但很多中小企业的成立时间不过几年,财务信息不正规、不健全,银行单从企业财务信息进行风险评估,而不了解企业生产产品的市场和发展前景,双方信息不对称增加了贷款难度。

  从政府公布的数据看,深圳银行业在近两三年逐步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投放力度。截至6月底,深圳银行业小微企业贷款余额5633.2亿元,同比增长23.67%;贷款小微企业21.40万家,比年初新增5852家。但即便如此,由于深圳市中小企业众多,从银行获得贷款的企业仍是少数。深圳一银行业高管对记者表示,目前深圳有200多万中小企业,其中绝大部分还是小微企业,如果只有20多万小微企业获得银行贷款,那占比确实不高。

  “深圳这几年中小企业的融资情况仍然不容乐观,以前中小企业多靠民间融资。但民间融资不仅成本高,而且自从曝出佳兆业因高额的民间融资导致资金链断裂后,深圳的民间融资规模也一下子收紧。”上述银行业高管称。

  杨国和认为,所谓的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其实是难在银行、贵在民间。“深圳目前的民间借贷成本最低在月息两分,我在去年借过月息四分的,借了150万,主要用于还银行的贷款”。

  据杨国和介绍,公司此前经营效益好时,一度得到过某国有大行一年5000万元的授信额度,但随着企业营业收入、现金流的下降,银行开始抽贷,这才不得不通过民间借贷还钱。

  “不过,民间借贷的成本对企业来说都是负担不起的,用起来也是饮鸩止渴,解一时之急。”杨国和说。

  实际上,目前有不少银行调整对中小企业放贷的流程和标准,开发了专门针对中小企业急而短资金需求特点的贷款模式,但或许是因为宣传力度不够,很多中小企业并不了解。

  林志坚称,中小企业如果能从银行获得贷款,那么贷款成本并不算贵,而且由于央行的几轮降息,中小企业的银行贷款利率确实有明显的下降。只是有的银行审批流程比较繁琐;另一方面,即便一些银行推出了适合中小企业贷款的产品,但企业家并不了解,信息的不对称就容易滋生中介。“我现在每天都会接到十几个贷款中介的电话,问我需不需要从银行贷款,中介一多,也会增加不必要的融资成本”。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晴天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上一篇:别离开法律谈举牌与反举牌
下一篇:没有了

推荐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