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军事-图片-财经圈

主页>商业报道>商业评论>

老乡别跑 “房贷抵个税”真的会实施吗?

来源:百度百家 时间:2016-07-27 13:28:38

  这可能是楼市末日狂欢前,打响的一次“老乡别跑”的舆论战!

  先看一个调侃的段子,关于去年股灾的!

  “老乡别跑,我降准降息了 老乡别跑,我汇金公司救市了 老乡别跑,我抓到做空司令了 老乡别跑,我成立四只救市基金了 老乡别跑,我不允许大股东减持 老乡别跑,我这次让养老金真的入市了 老乡别跑,我们还有国企改革概念 老乡别跑,我们还有一带一路概念可以运作 老乡别跑了,再跑我们就开枪了。”

  6月份的楼市稍有降温,关于“房贷抵个税”的重大利好,就立即再次传出。

  7月22日,贾康(原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在三亚表示,“个人所得税可抵扣房贷已明确!”“中央要求的时间是1年左右,但今年可能赶不上了。可以确定的是,这种方案会在全国推广。”

  看完这则新闻,我顿感荒谬和滑稽!

  如此重大、特大国策,由贾康(退休的财政部官员)言之凿凿地宣布,合适吗?可信吗?符合规定吗?

  这可能是楼市末日狂欢前,打响的一次“老乡别跑”的舆论战!

  先不讨论财政部应该去证实或证伪(针对贾康的言论),以正视听,我们推理一下论证“房贷抵个税”的可能性和实质性影响。

  个人认为,如果决策层足够冷静的话,“房贷抵个税”这样的政策,在本轮房价泡沫未破之下,不应该正式启动。虽然,从中长期看,综合税制取代分类所得税制,是个大趋势。

  1、直接加大财政压力

  虽然,我国政府(包括中央和地方)的负债率,目前维持在42%左右,低于美国的81%和欧盟的88%。

  但是,如果结合我国巨大的养老金亏空和医疗保障缺口,事实上,我国的整体财政压力,并不低于美国和欧盟太多。

  而如果启动“房贷抵个税”,那么,显然会进一步加大我国财政的整体压力。2015年我国的个人所得阁是8618亿元,占我国总税收的7.8%,占比应该说还是比较大的,启动“房贷抵个税”后,保守估计,最初几年,财政每年至少减少3000亿元的收入。

  2、间接加大民企负担

  要知道,虽然我国企业的综合税率特别高,但是,实质上,民企、尤其是中小民企,之所以能够勉强维持,很重要的就是实行“工资支出的两张表”,比方说,如果员工实质月收入1万元,上报税务部门可能仅是3000元,这样,可以减少个人所得税支出、以及“四险一金”的支出。

  如果启动“房贷抵个税”,那么,必然会带来中小民企现有的游戏规则玩不转,由此将增加中小民企的负担,这在民间投资增速大幅下滑之当下,到底意味着什么,大家都知道!

  3、选择的时机不对

  虽然,启动“房贷抵个税”,表面上看起来,对老百姓(行情603883,买入)是有利的。但是,在财政收支平衡的一盘棋下,“房贷抵个税”会立马带来不公平,也就是说,买房的少缴税了,而不买房的则意味着多缴税。

  为什么说,现在启动“房贷抵个税”的时机不对。我们去发达国家,“房贷抵个税”的实施,一般情况下,都是在房价没有明显泡沫时、为了刺激经济增长而推出。但是,现在,无论是基于房价收入比、还是基于住宅租售比,我们都必须承认,一线、二线城市的房价泡沫还是相当严重的。

  6月份楼市才稍显降温,由非特定人士(贾康)传出的“房贷抵个税”,我奉劝大家保持警惕,在不远的将来,我们或许会发现这是在玩“老乡别跑”的把戏。

  在去年下半年至今的楼市利好声中,在房地产领域,我们的债务结构,已经成功实现了伟大的转移,房地产企业的负债率变低了,银行的风险降低了,但是,这种负债、这种风险转移到哪去了?成功地转移到这一波买房人的身上!

  看一组数据,今年上半年,我国住房按揭贷款新增2.93万亿元,同比增长了55%,而与此同时,地产开发贷款余额1.66万亿元,同比仅增长了7.5%,而且增速比上季末足足低了15.3个百分点。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晴天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推荐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