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军事-图片-财经圈

主页>商业报道>商业评论>

孙鲲鹏:创二代的“互联网+”转型实践

来源:证券时报网 时间:2016-03-27 13:45:33

    孙鲲鹏,1977年出生,2013年接任丽鹏股份(行情002374,买入)董事长,之后带领公司通过资本运作,实现双主业,并将公司原有主业瓶盖制造转型为“传统制造业+互联网”。其父孙世尧,是丽鹏股份的创始人、第一任董事长。在记者的眼里,除了长相之外,孙鲲鹏更像一个80后,随性、不拘小节、稳健务实、思路开阔。日前,证券时报·莲花财经记者就接班问题、互联网金融等话题对孙鲲鹏进行了专访。

    证券时报记者 崔晓丽

    接班没什么隔阂

    证券时报记者:家族企业的传承换代,比较艰巨,但是丽鹏股份好像很轻松就完成了这个过程,这是何故?

    孙鲲鹏:作为家族企业,接班儿这事儿很正常,就看怎么个接法。有的家族企业,儿子长期在国外学习、生活,忽然有一天,老板就跟儿子说:我不干了,你回来接班吧。你说,他刚回来,什么也不懂,他知道怎么干呢?

    证券时报记者:公司创业的过程,您参与过吗?

    孙鲲鹏:基本上参与了。公司是1995年正式成立的,最早发展是在1986年,但是我们家一直在厂区里面,我从小是在厂子里长大的,所以我有“瓶盖情结”。后来,大学一毕业就被我爸安排到工厂,从一线工人开始干起。我们公司那时候有三个工厂,瓶盖厂、铝板厂、印刷厂,我每个工厂都干了4个月,对基层了解了以后,慢慢地我爸就让我干了瓶盖厂的副厂长,然后是印刷厂的副经理,一直做了6、7年的副职,我才去分公司干总经理。

    后来,我们公司的所有分公司,都是我出去建的,北京、武汉、成都都是我去建好了又走的。再后来,我爸年纪大了,他好多年前就想让我干董事长。2013年,他说他实在是累了,然后我就接班了。同时,我们公司董监高全换成年轻人,现在这个团队很年轻,基本都是76年的。

    这个过程让我具备了一个优势,那就是对公司的中层干部都很熟悉,我们都是一起成长起来的,互相都比较了解,信任度比较大。所以我接班儿之后,跟他们没什么隔阂。

    证券时报记者:当了董事长了,跟从前相比压力大吗?

    孙鲲鹏:接完班以后,确实压力大多了,累不说,每次融资项目上会都得扒层皮,要接受会里的审核,需要我背材料,200多页,然后去给会里讲,我最讨厌背材料。过了发审会还好,一旦没过,压力就大了,要是不过,人家就会说“你看吧,年轻人就是不行”,幸亏公司这两次融资都过会了。

    长得比较“着急”

    证券时报记者:从资料上看,您是70后,在上市公司董事长这个行列里,算是比较年轻的。

    孙鲲鹏:我是1977年出生的,但我长得比较“着急”。有一次在加拿大,家里灯坏了,我跟我姐去买灯,人家商场里的外国售货员说:“你领着你爸来了?”这句我听懂了,气坏了,我姐比我大6岁。

    我小时候看着就比别的小孩成熟点儿,我上初中的时候就知道给老师送挂历,要跟老师搞好关系。

    证券时报记者:有媒体对您有个评价,大气稳健、敦本务实、头脑灵活,您对此认可不?

    孙鲲鹏:我觉得还行吧,搞实体的人基本都是敦厚老实,我们公司的企业文化也是这样的。我们家为什么让我接班呢?首先是我认同公司的企业文化,我1997年就开始在公司,从工人一步步干上来的,几乎所有的岗位我都干过。

    敦本务实啊什么的,这要归因于我的家庭教育。我爸从来不用话来教我,我犯了错,他会批评我做得不对,但他从来不告诉我你应该怎么样,他都是直接做给我看,认为身教要重于言教。

    关于互联网及公司未来

    证券时报记者:跟某些公司单纯为了炒作股价而做“互联网+”相比,丽鹏股份的二维码瓶盖把互联网和产业结合得比较紧密,您是怎么考虑的?

    孙鲲鹏:我们这种制造业,还是处于产业链的末端,很难跟互联网相结合,我就整天想:怎么能加到互联网上去呢?天天想,脑子都想疼了。现在新生事物越来越多,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机器人(行情300024,买入)啊,我爸年纪大了,这些东西他接受起来有些慢,这一点我占优势。

    证券时报记者:为什么一定要做互联网呢?

    孙鲲鹏:我们最初上市时候的想法就是要让我们原本的瓶盖行业走得更远。刚才也说了,我从小在瓶盖厂大院里长大,我有“瓶盖情结”,这是我们老本行,舍不得丢掉,而且还有这么多员工跟着我们干了这么多年。那么,怎么样能走得更远呢?恰好这个时候李克强总理提出“互联网+”。

    证券时报记者:做完了二维码,接下来想做什么?

    孙鲲鹏:新业务还没有考虑,目前我们二维码是刚开始做,园林这一块儿目前也还在消化期里,所以我们近期内是要先“消化”,保证两大主业稳步发展。园林这一块儿之前有个业绩对赌,我们要保证兑现业绩承诺。二维码瓶盖业务,现在开始有酒厂来找我们下订单了,我们计划先做个样板出来,然后复制,让更多的酒厂先用上这个东西,这是第一步。第二步再慢慢考虑广告的移植,在终端搞一个商城以及其他的服务。

    我们想借助资本市场这个平台,将来把防伪瓶盖在规模上做成世界第一。目前,华宇园林在国内园林行业排在前50名,未来,我们计划做到国内前10名,或者更高。

    管理企业只管大方向

    证券时报记者:企业越做越大,管理方面会不会感觉吃力?

    孙鲲鹏:丽鹏现在越做越大,我们也没那么多精力了,就把决策层和管理层分开。我们重组以后是双主业,瓶盖这块儿一个管理团队,园林那块儿还用了被我们收购的华宇的管理团队,我们这些人就负责决策,一旦有新的项目,我们就拼命干上一段时间,然后就休息一段时间。

    在管理方面,我把权力都放下去了,作为分管领导,你分管什么你就管到位,好坏都是你的事儿,不用每一件事儿都请示汇报,你是这个厂的厂长,所有问题都是你的问题,不用向我请示汇报,我只管大方向,平常在一起多交流就好。再比如董秘这个岗位,你给他多大权力,他就能干多大事儿,有些公司就只让董秘干点儿发公告的事,太浪费了。

    股市到5000点就减肥

    证券时报记者:曾经有一个企业的董事长跟我说,他的人生除了睡觉、吃饭,全部都是工作,没有业余时间。您的业余爱好是什么?

    孙鲲鹏:我也没啥业余爱好,就是喜欢看书,没有我不看的书,啥书都看,历史、言情小说、漫画,什么都看。我到哪儿都拿着书,什么都能少,书不能少。

    证券时报记者:喜欢看言情小说的人,基本上都是情感丰富的人,您也是这样吗?

    孙鲲鹏:我们公司的人都比较注重亲情。其实我们家里人,把家庭看得都比较重,我和我爸在家里从来不谈工作,因为工作中难免会有意见不合,那就会有摩擦争吵,会破坏家庭气氛,我妈不允许。

    我爸和我妈两个人从来不吵架,两个人感情非常好。直到现在,我爸只要出远门就必须带上我妈,有些单位组织的那些出国的活动,要求不能带家属的,我爸就不参加了。

    证券时报记者:除了看书,没有别的爱好?比如运动。

    孙鲲鹏:年前我运动了,办公室放了个椭圆机,我膝盖不行,只能做这个运动,再加上晚上不吃饭,减了20多斤。然后,过年放了10多天假,一下子又长了20多斤,又回来了。长胖很容易,减肥很难啊。股市要是能到5000点,我就减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晴天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上一篇:房价负担能力上升推动楼市回暖
下一篇:没有了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