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以“就近入学、主干道为界、强弱帮扶”为原则,借助轨道交通扩大划片范围。
李宇嘉
近期,一则“教育部拟推多校划片新政,你的学位房可能白买了”的消息在网上传播。对此,深圳市教育部门称,本市2016年义务阶段招生政策稳定连贯,仍以单校划片为主,部分地区试行“大学区制”招生办法。近日,随着深圳市福田、南山等教育强区明确了今年“一户一学位”和一个学制内“学位锁定”的政策,学位房毫无疑问地再次成为主导教育资源分配的不二选择。
既然政策风险“软着陆”,学位房重归火爆。春节假期结束后,随着网上预报名临近,学位房热度快速升温,看房和交易量比普通物业高很多。目前,深圳知名学位房均价在每平方米7.3万元左右,比全市二手房均价高出40%多;去年以来,全市学位房价格整体上涨超过60%,具有优质双学位(小学+初中)的学位房,价格自去年3月以来上涨了1倍多。甚至因学位划定,深圳近期发生业主联名争取学位的事件。
而在广州和北京,近期与名校挂钩的学位房价格也不断上涨。
这意味着,不仅教育部多年前提出的“就近入学、多校划片”再次流产,且强化了学位房价格“没有最高,只有更高”的公众预期;不仅基础教育公益性、公平性受损,且造成教育资源分配靠金钱的起点不公平。随着人口进城偏向重点城市,外来人口市民化,金猪宝宝、奥运宝宝相继入学,“二孩”政策落地,目前北上广深年均新生儿20万-30万的规模有增无减,基础教育投入要早作规划。
本质上,学位房价格是衡量义务教育均衡的指标,价格越高,则义务教育越不均衡。因此,各大城市要改变过去按照低估了的人口规模,甚至按照户籍人口,规划教育资源的浅薄做法。一方面,要将1993-2012年基础教育经费亏欠的部分(教育财政投入/国内生产总值比重<4%)补足;另一方面,彻底改革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市级财政统筹所有义务教育办学标准,各片区教育资源供给和投入要完全一致;政府仅履行办学标准要求的财政拨款职责,不干涉如何办学;办学由各学区教育委员会负责,委员会成员由教育官员、人大代表、学校领导、教师代表、家长代表、社会人士组成,主要负责教育拨款预算、监督财政拨款和投入效果评价。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建了学校不等于有好的教育,教育投入周期长、见效慢,以共享发展理念设计短期政策,均衡教育分配很重要。首先,要以“就近入学、主干道为界、强弱帮扶”为原则,借助轨道交通扩大划片范围,夯实强弱帮扶,开展全(区)市范围内“多校划片”,并向全(区)市公示。同时,为了给前期学位房购置人群一个缓冲,要明确“多校划片”后“大学区”启动时间,新老划断。
启动“大学区”政策并严格执行的同时,为解决因学区内强校与弱校差别下疯抢优质学位的问题,完善学区内以申请者是否拥有户籍、入户年限、居住年限、产权房购置年限、工作年限、纳税和社保缴纳年限等基础指标构建的打分体系。同时,要将学区内所有学位全部纳入网络申请和摇号,按照积分大小接受申请,无法获得申请的全部公开摇号,分配至片区内其他学位。
最后,为维护摇号公平性,消除国企和政府“共建指标”、特长生,严惩地下交易等等衍生出来的暗箱操作。同时,各界人士组成的教育委员会,要对电脑摇号全过程监管、信息公开和接受投诉等等全权负责,消除老百姓(行情603883,买入)对摇号的质疑。笔者认为,多措并举以后,“多校划片”可以渐进实现。再配合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义务教育公益性、公平性将被还原,高价学位房的问题也将迎刃而解。
(作者系深圳房地产研究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