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房地产税法终于有了动静。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近日公布,房地产税法正式列入其中。专家预计,房地产税法最快有望在2017年获得通过,但不会立即实施,建议人均60平方米内免征。长期看,房地产税有望增加持有环节的税负,这将大大抑制投资投机行为,从而有助于房地产市场的理性和稳健发展。
近段时间以来,房地产税收立法的消息引起市场的高度关注,成为媒体讨论的焦点话题之一。目前推进房地产税收改革,正可谓恰逢其时,对于市场的影响也将呈现中性特征:
首先,目前我国房地产市场逐渐回暖,但产能过剩的基本面没有改观。一线城市房地产上涨的压力依然存在,特别是深圳等地出现房价大幅上涨的情况,北京等地推进京津冀一体化进程有可能导致该地区房价上涨。
基于这种情况,房地产市场呈现出复杂的调控现状,一方面经济发展需要房地产市场回暖,以支撑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在房地产市场回暖过程中必须注重调控房价,防止房价进一步上涨,形成新的泡沫。因此宏观调控的目标是房地产市场在去泡沫化过程中,能够稳步实现投资和销售双增长,而不是再次出现房价过快上涨带动投资大幅增长的情况。
推进房地产税改革,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也是呈现中性特征。这是因为推进房地产税收改革,特别是增加保有环节的税收负担,会打击一部分囤积房地产的投资者,这样会防止房价过快上涨,但可能会对当前刚刚复苏的房地产市场产生负面影响。
房地产税收改革,特别是增加保有环节的税收负担,对基本住房免税等,对基本住房需求是保护和鼓励的。同时,各地政府推出了包括契税、住房公积金等其他刺激房地产发展的改革政策,这些措施又会使一些刚性需求能够买得起房。这样,一方面能促进房地产的销售额稳步回升,实现去库存,化解市场产能过剩的问题;另一方面,逐渐释放对多套房进行调控的税收政策,使得房地产税收改革信息披露对房价的影响趋于中性。
所以,对于房地产税改革,市场不必过多解读,也不必特别敏感,出台一部适合国情的房地产税法才满足人们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