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距三大运营商发布“提速降费”方案已经过去一个月,记者调查发现,运营商针对固网宽带的降费提速都已经逐步落实,但方案中提及的4G移动数据流量资费调整大多还停留在“纸上谈兵”。专家就此指出,流量降费无论是从计价系统,还是企业在市场经营上的调整都需要一个过程,导致移动数据流量的资费调整会比较缓慢。
“互联网+”开启经济社会发展全新模式,在总理的敦促下,“提速降费”成为大势所趋。然而,时间过去一月,虽则固网“提速”有较大改进,但以4G为主的移动数据流量价格调整却步伐缓慢,所为者何?有专家建言,4G网络本是新兴事物,建设投资成本大,在未收回成本之前降资费有点“强人所难”。此外,系统修改在技术上存在一定难度需要时间。然而,明眼人一看便知,除了这些客观原因,可能还有一项“人为”因素更为关键——长期以来养成的、难予割舍的暴利思维。
“提速降费”对老百姓(行情603883,咨询)来说当然是好事,然而,站在早就习惯了获取暴利的通信运营提供商的角度,突然间要放弃既得的巨额利益,那确实是比“割肉”还痛。若非此番总理发话,面对多数并不懂得技术和内幕的老百姓,他们定然还会装很久的糊涂。
不难想象,先是“装糊涂”,再练“拖字诀”,财大气粗的三大运营商敢于如此任性,与眼下该行业尚未充分市场化的经营环境不无关系。移动、联通、电信三大移动通信运营商“三足鼎立”、攻守同盟,牢不可破,而鉴于这个行业本身有一定的技术难度、资金投入较大、准入资格要求高等现实问题,短期内打破垄断,通过充分激烈的竞争形成“百花齐放”的局面也并不现实。试想,假若市场上有很多可供人们自由选择的网络服务提供商,哪家企业还会死守高价不放呢?
由此看来,短期而言,“降网费”可由国家政策强力干预有所微调,但长期来看,面对逐步走向规范、成熟的市场经济大环境,恐怕还得遵循市场本身的规律因势利导。面对“移动数据流量价格居高不下”的现实困境,国家行业主管部门唯有最大限度地放开甚至鼓励、支持更多的企业组织及个人走进这一领域,逐步打破三大运营商高度垄断的不利局面,情况才可能从根本上有所好转。
与此同时,笔者也提醒三大运营商,面对无法逆转的未来发展趋势,与其抱残守缺一意孤行,不如索性放下身段自我革命。说不定,未来尚可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占取先机赢得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