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海旺分析指出,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令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从而导致劳动力的分流,令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区的劳动力部分流入西部地区。
另外,劳动力也将产生分层的现象。“随着东部地区产业的升级,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也会进一步提升。”周海旺表示。
不过,周海旺认为,劳动力数量的短缺并不意味着人口红利时期加速终结。“人口红利的概念不仅仅是数量上的,也是质量上的。从数量上的意义讲,它指的是总人口中劳动适龄人口比重的上升。中国东部的发达地区不仅享受了本地人口红利带来的好处,还享受了其他地区劳动力流入的二次红利。”
周海旺表示,倘若未来加大在教育的投入,提高人口素质,则可以发挥新的红利。从质量的意义上讲,人口红利还能维持相当长的时间。
周海旺指出,“东西部民工争夺战”的背后,是劳动力数量总体供不应求的事实。“在劳动力的需求方面,中国经济发展速度很快,大量的投资导致就业岗位数量上升。但从供给角度来看,70年代开始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特别是1980年开始实施的独生子女政策,又使得劳动力的数量下降。有的农村家庭也只生一个孩子。”
一方面,劳动力的需求增加速度快,另一方面,劳动力的供给又逐渐萎缩。周海旺称,这将是一个长期的现象,而且会越来越严重。“这将导致在沿海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西部或是其他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