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的国际化需要多种政策的搭配和协调。粗略地来说,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进程和国际化进程的融合意味着以下一些基本思路:
以货币互换为手段,以跨境贸易为突破口推进人民币的区域化。难点可能并不在于让周边经济体接受人民币及相应资产的输出,而是中国货币当局如何提供高效的结算通道和便捷的境外人民币向境内的回流渠道。
没有利益相关就没有关注,因此人民币的国际化必须以人民币资产池的国际化为支撑。回顾美国,其国际化程度最高的金融市场是国债市场,而其股市的国际化程度却始终较低;人民币和人民币资产的输出必须有国际化的中国国债市场为基础。
好友何志成在其新作《保卫人民币》中对人民币国际化有精彩分析。我们的观点非常接近,如何正视我国资本项目管制的长期性问题,欧洲国家在经常项目下的可兑换走到资本项目下的可兑换平均花费了16-20年的时间,因此人民币的国际化绝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而是一个值得中国关注的基本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