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竞合大打台资牌
在刘奇葆6天的宝岛行中,引人瞩目的一站,是5月26日晚与鸿海集团董事长郭台铭在日月潭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近日因麻烦缠身的郭台铭,早上刚与四川经贸代表团共进早餐,随即飞往深圳召开“富士康事件”新闻发布会,当晚又风尘仆仆地从深圳赶回日月潭出席签约晚宴,宣布鸿海将加速西进设厂,“让年轻员工能够回家乡工作,感受家的温暖”。
去年10月,郭台铭在第十届西部国际博览会上与成都市政府签署了总额达10亿美元的巨额投资协议,在此之前的8月份,郭已在重庆联手惠普投资10亿美元建立富士康重庆产业基地。
在台湾期间,刘奇葆还考察了台积电等台湾IT企业巨头,而后者是重庆着力面对台资打造的西永微电子产业园的主力客户之一。成渝之间由来已久的微妙竞争,不经意间延伸到海峡对岸来了。
目前,已有日月光、信顶、英达集团、茂德科技等知名台资IT企业落户西永微电子产业园,加上重庆拥有国内首个内陆保税港区,近两年重庆承接台资等外来产业转移的力度之大、动作之猛,让四川自愧不如。
一些台资企业负责人也承认,对于出口加工型企业来说,重庆两路寸滩航空和水港“一区双核”保税港区,可为企业提供更便宜便捷的物流服务,因此,他们更愿意将总部放在重庆,而将部分加工业务放到成都。如前述顶益企业的西南总部便设在重庆。
5月上旬,就在四川高层紧张筹备台湾“感恩之行”时,重庆放出一颗“重磅炸弹”,“两江新区”规划方案获国务院批复,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
5月 10日,薄熙来到四川考察,曾对刘奇葆等四川高层官员表示,四川可以利用重庆的开放环境,加强川渝合作共同发展。在四川官方和民间看来,薄的这番表态,反而显示在川渝长期的竞争中,重庆至少在获得国家政策支持层面,已领先一步。
但由于台资入川时间长,据四川省官方统计,到目前为止,该省共有台资企业1452家,项目总金额超过45亿元,实际利用台资近34亿元,台商投资总量仍高于重庆,位居中西部之首。
早在今年3月,四川省委副书记李崇禧在成都会见亚洲最大果蔬汁饮料生产商台湾佳美集团董事长游昭明时便公开“安抚”台资企业,四川将在融资、政策、科技等方面加大对其支持力度,大力促进在川台资企业做大做强。
“四川要充分利用川渝合作的空间,既与重庆进行竞争,又尽可能依托重庆的政策和区位、物流优势,”盛毅说,“如今四川进一步借助包括台资在内的外来投资,补足产业短板,应该说是战略性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