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搜索平台为定位的去哪儿网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遭遇了两次“下架门”。不过,不同于去年4月的情形,此次“下架门”的主角是行业老大携程。9月9日,携程宣布,由于丧失了平台的公平性,携程已主动将酒店产品从去哪儿网上“下架”。次日,同程旅游网选择了跟进。
对于此次“下架门”,虽然携程和去哪儿网都宣称没有任何影响,但在业内人士看来,这将引发携程和去哪儿网之间更为激烈的竞争。因为去哪儿网近一年来大力直签酒店的行为触动了携程的利益。
而截至目前,仍没有撤出动作的艺龙,则多少有点给人陷入进退两难境地的感觉。
“马甲”之争
为了引入流量,去年9月携程在酒店领域主动给去哪儿网递出了橄榄枝,将酒店库存向去哪儿网进行了开放。但一段时间以后,携程发现现实没有想像中那么美丽,去哪儿网的流量大部分倒给了自己。因此,携程断然从去哪儿网上下架了酒店产品。
对于下架原因,携程相关负责人给出的回复是,去哪儿网采用了大量“马甲”代理商,并优先排序和显示,破坏了搜索平台的公正性,携程在去哪儿网上的营收增速一年来一直徘徊不前,所以主动将酒店产品从去哪儿网上撤下了。
携程所谓的“马甲”,是指消费者在去哪儿网搜索酒店,显示靠前的酒店代理商采用的客服热线均与去哪儿网的客服热线一致。这就意味着虽然去哪儿网上有很多不同名称的代理商,但销售的都是去哪儿网自己签约的酒店,间接将流量倒给了自己。
对此,去哪儿网相关负责人在接受中国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之所以多个代理商都采用去哪儿网的客服热线,主要是因为SaaS是去哪儿网研发的交易平台,能够帮助中小OTA(在线旅行商)实现在线下单。而为了解决中小OTA服务标准不统一的问题,所以采用了统一的客服热线。
不过,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些都是表面原因,根本的症结还在于最近一年来,去哪儿网在线下签约了大量的酒店,酒店在线预订业务增长迅猛,对携程造成了威胁。
来自劲旅咨询的数据显示,8月份在酒店预订业务用户覆盖数方面,去哪儿网已经位居第一,携程退居第二,艺龙旅行网、酷讯旅游网、芒果网排名紧随其后。
去哪儿网用户覆盖数的增长主要是近一年来,其在资源方面直签了不少酒店。劲旅网CEO魏长仁认为,目前在酒店预订业务上,由于签约了大量中低端酒店,去哪儿网的业务增长十分迅猛。按照二季度的增速,预计下个季度去哪儿网就有可能赶超艺龙,直接挑战携程。
对此,去哪儿网CEO庄辰超的回复也是一个佐证。庄透露,自去年4月艺龙、同程旅游网、芒果网等OTA集体在去哪儿网下架了酒店产品后,去哪儿网就开始大力签约酒店资源。截至目前,去哪儿网在全国已有17万家左右的酒店直签资源,未来该公司将朝着与全国所有酒店达成直签的目标奋斗。
虽然庄辰超认为,携程只是去哪儿网众多代理商之一,下架也没有任何影响。携程也表示,去哪儿网这个渠道对携程没起到任何作用,下架没有影响。但在业内人士看来,随着去哪儿网正式从搜索平台转型成搜索平台+OTA,携程和去哪儿网在酒店直签资源上的争夺已经加足马力,下一步双方展开的将是一场实力的对决战。
实力的较量
在庄辰超看来,短短一年的时间,去哪儿网收获了17万家直签酒店,比竞争对手十几年签约的数量还要高出很多,这意味着未来去哪儿网将会成为最大赢家。
记者了解到,目前携程在国内签约的酒店数量为14万家,艺龙在国内签约的酒店数量为12万家。如果单纯从酒店签约数量上看,目前去哪儿网确实已经占据优势,超过了酒店预订领域的老大和老二。
对此,携程相关负责人反驳称:“去哪儿网认为他的直签酒店数量高于携程,机票预订量高于携程,增速高于携程,流量也高于携程……这些有什么意义呢?衡量一个公司最重要的指标是看投入产出比和盈利能力。杀敌一千,自损一万不是什么好办法。”
记者注意到,二季度与携程盈利答卷不同的是,去哪儿网的亏损额进一步出现了扩大,净亏4.23亿元,比总营收还高。
此外,在酒店预订业务营收方面看,按照二季度公布的数据,目前携程仍然遥遥领先。财报显示,上半年在酒店预订业务上,携程、艺龙和去哪儿网的营收分别为7.53亿元、2.54亿元和0.72亿元。差距还是很明显的。
“比酒店签约数量其实没有意义。”魏长仁告诉记者。在魏长仁看来,酒店直签得多并不等于卖得好。虽然去哪儿网签约的酒店数量多,但酒店对OTA和去哪儿网还是区别看待的。比如,同样价格的酒店给携程会含餐,但是给去哪儿网就不含。另外,同样订出一间房,携程、艺龙在1000元的基础上挣10%,和去哪儿网在100元的基础上挣10%,结果是完全不同的。“这也就造成了去哪儿网虽然酒店签约数量多,但是收入却最低。”魏长仁分析称。
对此中国旅游研究院副研究员杨彦峰也表示,去哪儿网签约的酒店,大部分都是客栈、民宿,层次比较低,属于酒店领域的低端库存,比较符合去哪儿网上聚集的大量对价格敏感的低端用户。但在酒店领域,这些资源并没有多大优势。
当然,此次携程和去哪儿网正式决裂后,双方下一步将会展开一场以实力为基础的对抗战。杨彦峰认为,凭借着行业老大的优势,携程想要拿下中低端酒店资源不是难事。目前,携程已经开始在紧锣密鼓地签约中低端酒店资源。下一步真要与携程展开竞争,高端酒店库存欠缺的去哪儿网很难说会有很大优势。“毕竟,去哪儿网有的资源携程都会有,携程有的高端资源去哪儿网不一定能签下来。”
艺龙身陷两难
老大携程从去哪儿网上下架产品,人们非常关心,这会否引起主流OTA跟风,再次在去哪儿网上演集体“下架门”。
芒果网一位不愿具名的负责人在接受中国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去哪儿网的渠道对携程没有什么作用,可以舍弃。但现在在线旅游企业都在忙着站队,如果此时跟风就意味着站在了携程这边。“而从目前的局势看,事态还不明朗,还是静观其变的好。”
一位在另一家OTA工作多年的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也坦言,上次OTA从去哪儿网上集体下架,主要是因为调价对每家OTA都有影响。这次不同,主要是因为去哪儿网直签酒店的行为威胁到了携程,如果继续将库存对其开放,有些数据会被对方利用,这对携程不利。
“商场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如果去哪儿网不做出触动其他OTA的行为,短期内还不太可能集体从去哪儿网上下架。毕竟,去哪儿网作为搜索平台,确实拥有流量优势,而这是OTA短期内不愿意舍弃的。”上述业内人士进一步判断说。
而对于酒店预订业务排名老二的艺龙来说,去哪儿网从搜索平台向搜索平台+OTA转型,对艺龙的影响可能不会比携程小。艺龙接下来如何选择颇受关注。
在魏长仁看来,第二季度去哪儿网的酒店间夜量730万与艺龙830万间夜量已经相差不了多少,而前者的增长速度还要远远高于后者。这意味着,艺龙不仅第一名的目标难以实现,还有可能在第三季度被前者反超,处境非常危险。
不过,截至9月16日,艺龙仍然没有做出决定从去哪儿网下架酒店产品,去哪儿网有不少酒店的库存是来自艺龙的。
记者试图致电艺龙CEO崔广福了解应对措施,但对方手机一直处于无人接听状态。艺龙内部人士告诉记者:“如果没有找到有力的措施,就没有什么好回应的,还不如选择沉默。”
“艺龙现在已经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从去哪儿网上下架,短期会对酒店预订业务量造成影响,财报数据不好看。不下架,由于去哪儿网在向OTA转型,长期看会动摇艺龙的地位。”魏长仁对此分析说。
不过,在艺龙内部人士看来,艺龙其实并不孤单,目前booking、aogda的库存都在向去哪儿网开放。况且,向竞争对手开放库存也一直是艺龙坚持的准则,现阶段也不太好跟风。(记者 陈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