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百思工业技术咨询(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Mr. Sebastian Frey
第六届中国(无锡)国际新能源大会暨展览会于2014年11月6至9日在江苏无锡隆重举行,本届展会以“新能源、新城镇、新生活”为主题。,而且可以去和充电站的相信相连,知道在哪些地方可以充电。而且可以培养一些新的习惯,这样的话,汽车的使用变得更加重要,包括共享汽车等等。中国的市场可能跟其它的市场不太一样,所以在中国做汽车的共享或者租赁的东西和在欧洲做起来是不太一样的。
我们会有很多的挑战,如果我们想要实现可持续的交通的话。所以我们需要很好的负载的管理,这并不是一个新的事情,但是负载的管理的话,对电池的特别的相关,你需要考虑电池充电的效率,是不是需要更快的充电或者怎么样的充电方式,然后需要一些公共的充电的设施。在公共场所的充电以后付费的方面,在中国我们需要发票。然后要提高实用性,提高各种服务,然后在整个充电过程中可以有更好的监测和控制。比如在中国租一个车,可以包括驾驶员一起租,但是欧洲可能只是租车自己开。还有付费系统,整合到这个行业流程当中去。
我们看一下电子的移动性和车联网的情况,看到这里有很多的这些汽车的行业,有服务行业,还有这个租车的行业,还有停车的服务,还有包括机场上的停车服务等等。现在已经变成这样子的,电力公司也加入到生态网当中,而且他们也必须要找到一些合适的好的业务模式。此外另外一个业务领域就是IT,就是车与车的连接,这也是一个新的领域,而且和其它的汽车制造厂商也在竞争,也就是说原先的各种各样的附加值,增值服务是汽车厂商提供的,现在有互联网企业、IT企业也希望进入市场,从车主这里得到一些附加值。我们可以看到这就是新型的商业模式代来的影响,代来的一些新的形式而且有更多的新的商业模式的崛起,我们需要把运营商、开发商进行更好的整合,这里面就涉及到各方面的问题,总之这是更加复杂并且全新的体系。
我们知道信息技术能够让不同的业务得到更好的联系,比如说原先我们的电力公司不会为客户提供一些基础设施,而且汽车现在也需要和电网和车通信,这是我们之前没有听到过的,我们看早这些重要的新现象,要了解车与车之间,车主与车的之间怎么进行交流、通信。而且与电网和用户的合作方式也会有所变化,比如早上6、7点充电和晚上6、7点充电情况就不会不同,如果晚上充电就会给电网造成充值,所以要考虑怎么建立新的业务模式,让我可以在合适的时间给我充电,或者我在家里睡觉,车没用的时候,给车充电,所以需要智能的方式给车充电,在我不用它的时候给它充电,因为我们每天需要用它的时间只有6、7个小时,也就是上下班的时候。
通过信息和通信技术,可以更好的让大家参与进来,让城市、电网等等进行更好的协调,能够按需分配的进行充电。在紧急的情况下,我们可以进行很好的协调,比如一个电厂突然停机了,这个时候可以使用其它的车辆形成应急的电网,这些都是可以考虑的。这些就是我们看到的一个体系,在这样的体系当中我们会实现全国的合作,能够实现更小的一些电站的分布式的合作,这里我们现在还没有意识到怎么去操作,在未来我们更好的关注这些小的电站,以及这些电动汽车的用户,以及他们的行为习惯,从而更好的提供服务,比如他们需要马上充满点马上走,又比如说他要睡觉,6个小时以后才会开车,车就可以决定什么时候可以跟电网协作,什么时候充电。
从用户习惯角度看,我们可以看到其它的一些东西,我们也听到了快速充电和慢速充电的表达,我知道在中国有160多个充电桩的设备。总之我们现在去一个超市买东西,我们想在超市的停车场里面充电,经常出现的问题就是超市只想给你提供慢速,充电,因为它希望客户在超市里面多待一会儿,但是车主希望快速充电,所以未来我们需要一定的一种持续性的充电,你从一个地方下一个地方在不同的地方都能充电。比如我们有电力云,就可以把车辆、充电桩、电网就协调起来,它是智能的,这样以来一切都可以动态化,可以根据市场的需求进行各个工作。电力提供商能够更智能的去给这些用户和充电桩收费,更明确的知道他们在什么时候有什么需求,而对于用户来说,他们需要去更好的得到指导得到服务,他们可以决定自己需要多块的速度来给自己的车充电,从电池管理、价格还有需求和供给的角度来说这样都是更加有效率的。
那接下来我简单的讲一下这种电力云的接口、界面,它有多种多样的生命周期,涉及到各种参与方的生命周期,这个幻灯不太清楚,总之在电力云,这些是参与方,这里是一些层,把参与者和环境联系到了一起,在不同的层里面我们有智能,在这三种层里面也有不同的生命周期,得到了变革管理还有逻辑等不同的因素的管理,通过这样的智能和逻辑就形成了电力云。在2014年的展会上我们做了一个小的展示,我办公室也有一个模型展示系统的工作原理,它是一个应用APP,会和充电桩通过一定的技术进行通信,他们有特定的协议和通信技术,这样的车和充电桩就可以形成联系形成通信。它有特的特定的技术,它的特定的沟通、通信技术,让车和充电基础设施之间进行互动,这个在欧洲在中国都得到证明是可以做的。
我们的电力云可以由用户更好的控制,通过手机上的应用来进行充电的控制,比如说可以设置今天凌晨2点钟开始充电,充到早晨7点钟停止,又可以说未来30分钟快速充电,充到35%等等。现在我们可以看到这些硬件成本布告,像这样的控制器只要100欧元,而且可以提供一些新的客户服务,而且可以放到云端,是完全动态的,就会形成商业模式,帮助你进行通信,实现各种各样的协议,让车和充电桩进行互动,左边这个角落里面我展示的是怎么样通过无线通讯的手段去进行连接和通讯。如果大家想实施这样电力云的技术只需要4步,首先看一下相关的生命周期,第二点看一下市场的需求和服务,第三是根据这些服务积极的管理,还有就是要去把你的界面和服务整合到电力云里面其实是很简单的,这就是我今天要讲的全部内容,谢谢大家。
相关专题:
第六届中国(无锡)国际新能源大会暨展览会